Table of Contents
ESG指標中的「環境」和「社會」因素成為企業負責任採礦的重要考量,ESG資料庫提供監控供應鏈中的環境和社會風險的資料和工具,協助企業評估和管理相關風險,以達成永續經營的目標。
指在武裝衝突和侵犯人權的情況下所開採的礦物。最著名的例子就是在剛果東部省份,各個武裝部隊、反抗軍等會從透過礦石的開採獲取利益,這種情況加劇了地區的戰爭、暴力、衝突。
最常被開採的衝突礦石主要有四種,錫礦、黑鎢礦、鈳鉭鐵礦、金礦,這些礦石是現代各種設備重要的原料,包含手機、平板、電腦等消費性電子產品。
衝突礦石的概念起源於1990年代。當時非洲的一些武裝衝突活動讓這概念受到注意。聯合國安理會在1553號決議和I698.97 號決議當中提到了衝突礦石的問題,NGO組織Global Witness更是呼籲應要提出標準化國際定義,防止企業在武裝衝突中濫用衝突礦石。因此近年來在ESG浪潮下,使用無衝突礦石的呼聲越加高漲,各大企業也紛紛加入不使用衝突礦石的行列中。
TEJ資料庫提供了完整的有申請無衝突採礦場認證公司的名單,可以透過TEJ資料庫查找。
點選台灣財經資料庫➡️公司治理➡️TCGI 5社會責任➡️X5–2 人權議題➡️無衝突採礦場清單
TEJ將礦產分成鈷、金、鉭、錫、鎢四種礦產,使用者可以分別查看不同礦產的狀況。礦產的狀態、無衝突認證的ID、認證日期、採礦公司名稱、所在地、認證有效期都詳細的被收錄在資料庫當中。
電子報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