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目錄
為因應新冠疫情對社會經濟的影響,各國紛紛運用政府的力量來緩解燃眉之急,美國除了調降利率外,也進行大規模的量化寬鬆政策 (Quantitative Easing, QE)、擴大資產購買計畫及推動流動性、信用支持機制等貨幣政策。如今,我們面對疫情不再束手無策,隨著經濟的復甦、資金的流動性提高,寬鬆貨幣政策所留下的隱患逐漸浮出檯面。通貨膨脹便是寬鬆貨幣政策所引發的現象,為避免通膨持續的擴大,美國聯準會採升息動作,希望藉此將過多流通在外的貨幣回收。2022年可謂疫情後的曙光,也因此美國在今年大幅度升息,同時,也對匯率有了顯著的影響。
本文關鍵字:強勢美元、升息影響、避險貨幣
美元近期走勢
美元強勢的原因
美元強勢的影響
美元近期趨勢可謂勢如破竹,在全球主要貨幣中一枝獨秀,此時的美元又稱「強勢貨幣」,強勢貨幣的狹義定義是指與其他貨幣相比,該貨幣價值較穩定或持續攀升,同時,美元強勢也代表一美元可購入更多他國的貨幣,以2022年10月20日紐約市場匯率的報價為例,台幣、日圓、英鎊及歐元兌美元來到32.11元、150.15元、0.89元及1.02元,皆處於匯率高峰,如圖所示。美元的走勢主要受到利率與經濟情勢影響,利率會直接影響市場對美元的需求,而美元又是各國央行的主要儲備貨幣,在局勢不明朗之際,各國傾向購買美元作為避險貨幣。
以下是觀察市場上的動向並彙整可能造成美元強勢的原因:
美國作為全球數一數二的經濟體,由美國政府所發行的國家債券,一般認為是相對穩定且不易違約的金融商品。由於近期不斷升息,也使得美國公債殖利率上升,下圖為美國長期、短期殖利率及銀行基本放款利率趨勢圖,可以看到短期殖利率及銀行基本放款利率走勢一致。以債券作為投資標的,僅到期前不違約,無論期間利率如何變化,債券到期時皆拿回購買時約定好的金額,因此利率的上升有益於投資人的購買意願。投資人欲購買美國債券就須將貨幣換為美元才能購買,使得美元需求上升、價值提升。
聯準會鷹派立場很有可能在年底前再度升息,在避險基金及投資銀行作多美元的風聲下,投資人預期美元仍有上漲的空間。不論是避險基金、投資銀行抑或投資人皆因美元利多而欲將美元作為投資工具,使得美元需求提高。根據美元指數,近十年來皆持續上升,2022年初至今已上漲約17.32%,也是十年之最,而上漲是否來到盡頭仍是近期投資者所關注的點。
避險貨幣通常是使用流動性佳、穩定性高及具加值效果之貨幣為主,常見的避險貨幣為日幣及美元。鑑於美國為全球經濟霸主,美元擁有絕對的流通性,其信用程度也最高,因此美元無庸置疑是避險貨幣的首選。日幣則是獨立於歐美市場的貨幣,因借貸成本較低使得投資者傾向借日幣,再換成其他貨幣進行投資,這也是為何當市場恐慌之際,日幣升值的原因。當市場不穩定時,投資者會抽離市場,還予債權人日幣,故使得日幣需求上升,價值也一躍而起。由於目前情勢仍然不明朗,而歷史上持有避險資產在短期間往往有出色的表現,尤其是美元,不僅因經濟體強大,在地緣政治危機時也有較好的報酬。
上述趨勢圖皆顯示美元強勁的升值,然而美元走強對市場的影響有哪些?以下列舉美元走強可能造成的市場情況。
新興市場的國家其貨幣因信用程度較低,在國際間缺乏流動性,因此新興市場國家對外舉債時,會使用美元作為債券本利和的交付,故當美元升值時,國家必須使用更多的貨幣才能換得美元,無疑是使原本經濟狀況不好的國家雪上加霜。
強勁的美元同時也會影響美國在其他地區的跨國企業,美國企業若在非美元計價的區域設立分公司,銷售商品及服務時,須以分公司所在地之貨幣為主,最後結算合併財報時,再換回美元作計算。此時,合併營收將會受到匯率的衝擊而造成損失,對跨國公司而言,將海外營收換回美元,等於營收縮水。
一般而言,貨幣的升貶值會影響國家的順逆差及消費者購買意願。舉例,當A國貨幣升值時,因A國貨幣可以換得更多的B國貨幣,儘管B國商品的價格未變,A國企業仍可以以較少的A國貨幣購得B國商品。在品質相同的情況下,相較本國商品(A國商品),消費者更願意購買較便宜的外國商品(B國商品),反之,B國若是欲購買A國商品,則需要支付更高的成本來購買。因此,當貨幣升值時,不利於國家出口,但利於國外商品進口,進而造成國家出現貿易逆差的現象。
企業若需要購入美國原物料,則須花費更多的成本進行購買,使得企業不得不將成本轉移至商品價格上,使得物價上漲。因此,貨幣價值的波動影響消費者對國外商品的購買力,同時也擴大通膨的蔓延。
聯準會升降息、美元走勢以及股債市場皆是連動影響,因此關注市場的一小步皆是財務管理的一大步,TEJ資料庫收錄許多總體經濟資料,不僅包含美國、日本,更有許多國家及分類提供給使用者研究分析。
台灣財經資料庫(TEJ TAIWAN DB)→ TEJ Profile → 總體經濟
下拉表單就可以看到許多總經資料囉!
如果各位讀者對於本文、TEJ 資料庫有任何問題,或是想進一步獲取關於 TEJ 資料庫的操作權限,歡迎留言、來電或來信詢問。
電子報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