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ble of Contents
ESG是聯合國全球契約在2004年提出的一個概念,ESG中文分別是「環境保護」、「社會責任」以及「公司治理」,而這3大支柱是作為評估企業永續經營的重要指標,以下就針對ESG意思分別做解釋:
代表企業需重視在經營和發展過程對環境永續議題的影響與責任,包含減少碳排放、氣候變遷、節約能源、污染管理等,用於衡量企業在發展時是否有兼顧環境的維護。
指企業在經營和發展過程中須重視社會面向的相關議題,並且善盡對社會的責任。包括企業如何管理與員工、消費者或員工權益、企業工作環境、支持慈善公益、勞工人權、社會參與等,推動企業建立一個良好的職場環境,落實企業社會責任。
指公司管理和運營過程中各事項的透明度、責任、效率和公正度。包括公司管理高層、主管薪酬、股東權利、資訊透明、風險管理、董事會治理、供應鏈管理等議題,用來評估一間企業的管理者和公司的營運。
將這3個ESG概念結合後,便可以用來評估一間企業如何能在營利的同時為永續發展盡一份心力。
如前所述,ESG是評估企業永續發展的重要指標,企業有做ESG投資人信任度也會提升,ESG已是投資人關注的重要議題之一,早在2005年時聯合國便提出了ESG的概念,而在金融危機爆發時,因為長期投資社會資產,ESG評分愈高的公司受到金融風暴波及的程度愈低,使得ESG又更加受到重視,透過整合ESG的3大支柱,投資者能夠更有架構地評估企業風險和價值。
雖然企業經營須要重視財務數據,但是若為了營收成果而做出傷害環境或是侵害消費者權益的行為,一但東窗事發,必定會影響公司的名譽,而且隨著氣候變遷問題加劇,環境風險是全球都必須重視的議題,企業若不做出因應辦法,採取低風險的營運模式,未來也難以穩定發展,因此無論是投資人還是社會團體,都開始監督企業或政府對環境風險的因應措施。
也就是說,ESG風險已成為影響企業財務和聲譽的關鍵因素之一,例如環境和社會方面違規行為導致公司遭到罰款或面臨訴訟等法律風險,或因營運方式存在道德瑕疪爭議,遭媒體報導而導致的品牌聲譽損失,因此企業落實ESG好處有以下5點:
CSR(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中文為「企業社會責任」,主要意義是企業追求營收成長的同時也須回饋社會,並且對環境永續發展作出貢獻,讓企業所扮演的角色除了追求經濟發展與盈利,也擴展到運營過程對環境與社會所造成的影響,CSR已是目前全球共同推動的經營理念,包含「經濟責任」、「法律責任」、「倫理責任」、「慈善責任」4個層面。
CSR ESG差異在於,ESG提出的3大支柱可作為評估企業永續發展的指標,是實踐CSR這個廣泛概念的作法,也就是說,CSR是永續經營發展之下廣泛的概念,而ESG則是基於永續經營理念,為了評量當前的企業活動對外界造成的影響所建立的衡量指標與營運策略。
SDGs是聯合國所提出的17項永續發展目標,包含經濟、社會及環境保護3大面向,目的是要因應各種全球性的問題,像是:終結貧窮、性別平等、優質教育、氣候行動等,SDGs的17項議題涵蓋層面更廣泛,不只是對於企業,也是各國家、團體以及每位人民做決策時可參考的考量項目,也就是說,若ESG是永續發展的衡量指標與營運策略,那麼SDGs就像是為了達成這些衡量構面,具體可實踐的指標目標。
(圖片來源/台北大學永續網)
過去我們所熟知的公司治理包含財務揭露、董監事利益迴避等面向,簡單來說是在於企業經營面臨問題時,可以合理的修正問題,使公司運作正常,並透過外部的監控機制,來確保公司所做的決策能保障所有利害關係人的權益,避免代理問題的產生。
而現在隨著氣候變遷的議題逐漸受到重視,許多不熟悉ESG議題的大眾仍將「ESG」與「公司治理」兩個概念混為一談,誤解「ESG公司治理」是同一項議題,實際上過去倡導企業經營的「公司治理」議題是後來才被納入ESG概念之中,且除了傳統公司治理,還延伸到氣候變遷、供應鏈管理、個資保護等面向,也就是說,公司治理僅為ESG的其中1個支柱,兩者並非指同一議題。
ESG永續報告書是指企業揭露相關的永續作為,並製成一份完整的報告書,提供這份報告書是落實ESG的基本,透過「ESG永續報告書」可以讓客戶/投資人更加了解企業在永續發展上的作為,進而帶給企業更多的合作機會。
企業透過教育訓練,協助全體同仁意識到ESG的重要性,並了解企業永續經營的目標與方針,提升公司整體落實ESG的程度。
企業主動公開供應鏈資訊,可以降低客戶與企業之間的資訊不對等情況,不過如果各家廠商ESG相關資訊的管理不佳,可能會為企業帶來衝擊,因此也需要多加注意。企業主動揭露ESG策略與供應鏈資訊,可以使提升投資人信心,提升客戶信賴度,也能自我檢視永續經營的落實度。
企業必須系統化的推動ESG,才有機會落實ESG所涉及的各個層面,並針對各部門定期的進行ESG輔導與教育訓練,確保永續經營的完整性。
自然環境的反撲如極端氣候發生的頻率提升,除了直接造成財產損失,也間接導致經濟體間資源分配的紛爭升溫,威脅永續發展。企業必須拉高風險意識,以更長遠、更縝密的思維來評估企業所處的自身及外部風險,以擬定策略。
「數位轉型」也是ESG趨勢之一,透過量化工具與數位化管理,除了可以降低管理管理成本,也能改善產品品質,透過數位化資訊還能使與供應鏈廠商的協作模式更便利,加深企業夥伴之間的合作關係。
為了有效降低氣候變化的風險與影響,全球開始追求2050年淨零碳排目標,避免被國際市場淘汰,國際大廠的企業紛紛要求供應鏈廠商將碳排放量和碳足跡資訊透明化,建議利用再生能源來減少生產過程的碳排放量。
企業開始做ESG執行時,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財力和技術資源,初期常發生資源不足的情況,特別是在中小企業蒐集與評估資料時,容易發生對盤查所需資料與指標知識不熟悉的狀況,或是因為不了解如何掌握合作夥伴的資料而面臨巨大的挑戰。
企業需要了解可能來自股東、員工、客戶或供應廠商的需求與期待,如果是大型企業還可能涵蓋跨國分公司、子公司等各個層級的單位,因此企業在做ESG時須要先進行內部的溝通以及培訓,建立整間公司完整的ESG文化與價值觀,由各層級的協調與溝通之下,制定統一的ESG目標,以保障ESG報告的準確度。
中小企業ESG一開始難以設定具體的措施與目標,為了避免企業的ESG作為淪為漂綠,只是喊口號對環境卻無實際的貢獻,企業必須先全面分析自身的商業模式、供應鏈和業務流程,並且掌握符合國際準則的ESG目標,如CDP碳揭露專案、TCFD氣候相關財務揭露等,而這也需要投入許多的時間與人力。
雖然ESG逐漸受到全球重視,但是如前面所說,企業在評估ESG成果時往往會遭遇資訊不足、衡量方式不易等困難,導致ESG資訊的完整性、一致性及可靠性不足。目前全球並沒有統一的ESG評分標準來比較企業的執行程度,因此對企業來說,透過永續評分機構的驗證,給予企業ESG綜合評分,仍能創造企業落實ESG的誘因。
以TEJ為例,TEJ將ESG的3大支柱納入16項議題,這16項議題之再下納入「量化資料」與「揭露程度」兩類型的衡量變數,衡量變數超過百項。接下來替大家列出一些常見的ESG指標中的衡量變數:
為了讓投資人做跨產業的比較,以及快速了解企業做ESG的程度,TEJ將ESG評等從A+到C-分為以下7個等級:
不同的ESG評等機構和平台可能使用不同的評估方法和ESG標準,因此建議企業在使用ESG評分時,必須要了解該評分的評估方法,選擇適合的機構來分析ESG的成果。
TEJ為台灣本土第一大財經資訊公司,成立於1990年,專門提供金融市場基本分析所需資訊,以及信用風險、法遵科技、資產評價、量化分析及ESG等解決方案及顧問服務,憑藉20年以上對企業社會責任議題的研究與深耕,透過量化分析技術,研發的TESG永續發展指標,解決現在金融業者推動責任投資與責任授信工作上的困難,讓您省時省力,更精準檢驗ESG!
TEJ憑藉20年以上對企業社會責任的研究與深耕,透過量化分析技術, 在2022年第1季推出台灣公開發行以上企業的ESG評分指標「TESG永續發展指標」!TESG是台灣第1個正版授權使用SASB對公開發行以上企業做全面評估ESG等級的指標。透過SASB嚴謹的審核過程,TEJ已正式獲得SASB授權,此項正式授權讓TESG推進台灣企業與國際ESG標準。
TEJ參照SASB架構,收錄超過40個子項,內涵超過600個ESG評分項目。除了涵蓋大量公開資訊來源之外,也針對不同數據進行衍生與加值統計,讓投資人能透過ESG評分查詢企業永續發展的作為,同時隨台灣法規更迭與時俱進。
TEJ以豐富的系統建置經驗,與優於業界的資訊品質與資料廣度,建立TCFD氣候變遷風險解決方案,除了轉型風險與實體風險評估所需之分析資料,更加上不同碳密度及產業設置,針對投融資對象的碳排估算,更能協助您管理投融資對象的碳排估算與減碳管理。
TEJ公司治理以授信者(債權人)的觀點,界定指標意義及檢驗點;結合OECD六大公司治理結構,調整成適合台灣市場的分析變數。 我們利用可取得的公開資訊,除了彙整、清洗公開發行公司的大量資料,更提供多項指標化公司治理研究變數,協助您找出公平對待利害關係人的好公司!
電子報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