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ble of Contents
上一篇我們探討到TEJ Pro 選股 & 績效回測的系統介紹,了解到了系統特色及與仿間其他系統的差別,還有顛覆以往進行回測驗證時的諸多困難。
今天則是主要來跟大家分享實際應用下來,這個系統有甚麼主要功能、介面、圖表報表有哪些?設計一個策略背後所運用的邏輯,並使用一個簡單的範例來做介紹。
而在執行回測驗證時,不外乎有幾個重要的面相需要去構思,第一個就是策略的合理性及邏輯、第二個就是回測期間應該包含的股市週期、最後一個就是報表解讀。
綜合以上的策略,我們希望挑選出每個月營收相比去年同期有顯著增長,同時又被市場相對低估的股票,並且獲得外資及投信兩大法人的信心背書,相信他們也同樣看好這些基本面有成長但被市場低估的股票。
回測期間設定:
設定的關鍵在於檢驗一支策略在不同股市週期的環境下,是否還能夠維持穩健的報酬增長,也就是在多頭時期能顯著贏過大盤,空頭時期也要能挺過下跌逆勢成長。因此在期間設定上我們從2015年3月開始到2022年8月結束,期間經歷數次多頭、空頭和一大段的區間整理時期,藉此全面檢測一支策略在不同趨勢下的報酬穩健度。
週期調整設定:
基準指標設定:
這邊我們使用Y9997報酬指數,主要是因為每個策略進行回測時都一定使用調整後股價(除權息調整),將每支股票的配股配息反應在股價上,才能完全反應過去持有該股的歷史報酬。相對的,Y9997報酬指數也是同樣將配息進行再投資並反應到指數上,形成最基本的買入持有策略,同時也是一支策略最基本要能贏過的底線,否則我們直接被動投資大盤指數即可。
其餘功能介紹將在操作手冊中介紹
使用者可以輕鬆的移動鼠標來顯示該時間點的投組報酬與大盤指數報酬,藉此來判斷不同週期下投組的成長能力與穩定度,並針對不足處再回頭進行策略優化,最終研究出最適合自己的投資策略。
下圖為本策略回測期間內的累積報酬與對應的大盤報酬指數,可以看到策略在2015年的中國股災和2018年中美貿易戰期間,每年報酬率皆呈顯著的贏過大盤指數,讓投組整體的累積報酬率曲線與大盤相比拉開不小的距離,在2020年疫情爆發時期跌幅也小於市場的整體跌幅。特別的是在2020年中股市呈現V型反彈後,投組的報酬成長相對大盤來說略為平穩,且在2021年和2022年期間都呈現水平增長且略為下跌。
庫存明細提供使用者該策略下實際的股票進場時間以及相應的投組權重,使用者也能更清楚的看出是哪支股票貢獻了最多的報酬。
TEJ Pro 選股 & 績效回測系統結合了許多面向的財務資料,上述的示範可以看出,從最開始的策略邏輯、週期設定到後面的報酬率檢視,全部都能在一個平台上操作,不需要複雜的程式語言也能輕鬆建構出一套投資策略,供使用者快速實現自己的投資想法,之後會有另一篇文章詳細介紹系統的策略/風險指標以及最大回撤等評估指標,感興趣的讀者請多加關注,謝謝。
TEJ最完整的選股回測工具,帶給你學術研究高效率!現在就打開TEJ PRO 一起來體驗看看吧。
最後,還是要再次提醒本文所提及之標的僅供說明使用,不代表任何金融商品之推薦或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