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關於TEJ
最新消息
解決方案
企業信用風險解決方案
ESG 永續發展解決方案
量化金融解決方案
評價分析解決方案
法遵科技解決方案
企業商情解決方案
審計品質分析解決方案
全部產品介紹
資料銀行
全部證券金融市場
台灣證券金融市場
中國證券金融市場
香港證券金融市場
韓國證券金融市場
日本證券金融市場
總體經濟
專家觀點
客戶專區
服務提供方式
影音學習
下載專區
E SHOP
常見Q&A
繁體中文
English
聯絡我們
Home
>
集團信用風險
>
Page 2
集團信用風險
07
/
20
2023
從鴻源案到今日的 im.B:如何避免淪為「低風險高報酬」下的金融難民?
imB 借貸平台經營 8 年,擁上千位客戶,利息發放穩定,甚至參加過金管會指導的金融科技展。身為投資者,我們該從何處破解像 imB 如此精心打造的騙局?
07
/
06
2023
經營權易手多次,兆勁的轉型之路
曾經稱霸全球 PCMCIA 市場的兆勁,卻因錯看市場失去核心競爭力;經營權易手多次,更在近期傳出涉及規模億元的非常規交易事件…
07
/
05
2023
集團信用風險指標(GCRI)方法論(下)
集團信用風險—GCRI的集團代表性普遍可達 7 成以上。意思是,只要該集團的主要營運事業已上市,則合併財報可提供相當高的透明度。所以,需辨識的是該集團的軸心成員究為周邊櫥窗或主體事業。此為下一階段的重心。
07
/
04
2023
集團信用風險指標(GCRI)方法論(上)
集團信用風險— 基於台灣的產業特性,成長多來自業務多元化。除了鋼鐵、石化這類嚴格需要一貫化製程的規模優勢產業外 ,多半在業務複雜化之後「樹大分枝」──可能是從原本的母公司,衍生出眾多獨立法人;也可能自外併購後,但仍維持獨立法人之事業部。這樣的成長軌道,自然形成「集團」型態的組織:同一受益人控制的一組公司。
<
1
2
Proces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