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ble of Contents
根據統計,台灣的訴訟案件一年約有300多萬件,訴訟案件反映了企業或自然人與他人的爭議事件,因此,政府單位、企業或機構在進行商業活動和合作時,往往會特別關注合作夥伴是否涉及訴訟事件,藉以評估合作風險。
金融機構由於經手的資產種類多樣,對於客戶或合作對象是否涉及訴訟案件更是格外慎重,通常會設定相關調查或控管機制,確保合作的安全性與穩定性。而政府也提供開放的訴訟資料,可以應用範圍極廣,幫助使用者釐清了解各類訴訟案件。本文將介紹訴訟、判決書的相關政府開放資料,以及如何運用這些資料了解台灣訴訟案件的整體狀況。
與訴訟資料有關的政府開放資料,包含:
利用上述相關資料,我們可以了解台灣訴訟案件的整體狀況,並聚焦在與法人相關案件與涉及金額。統計如下圖所示,以是否有統編做為企業的篩選條件,在每年大約300萬件進行的訴訟案中,整理當年度首次訴訟的新案件,其中有企業涉入的案件每年都超過40萬件,佔整年的首次訴訟案件超過40%,顯示大多數的訴訟案件都與法人企業有關。而其中,上市公司涉及的訴訟案件大概在8%左右,但呈現逐年上升的趨勢,顯示上市公司涉及訴訟的比例逐漸增加。
觀察訴訟結案狀況,企業每年的訴訟結案數量約在7萬到10萬件之間,顯示出大約16%的訴訟案件在進案後會於當年度結案。而其中屬上市公司的訴訟結案數量約佔10%,並逐年上升,至2023年突破1.1萬件,達到11,078件,約占整體的12.59%。
從結案資料中,我們能查詢到各類型訴訟的金額。這些案件的訴訟標的的約當金額通常相當高,近五年每年皆超過850億元,顯示這些公司所涉及的訴訟案件往往牽涉到鉅額資產。訴訟案件的賠償金額變動較高,平均在2億元左右,而行政罰鍰金額,則平均落在110億。
政府開放資料提供完整的台灣訴訟案件明細,但須善加利用開放資源,以達到有效的商業應用,才能達到開放資料的效益。
目前訴訟資料的應用已經普及,市場上多有法律或訴訟資料檢索,但企業仍需要更高效的查詢方式來處理這些資訊。與市場上其他專注於案件內容的資料供應商不同,TEJ憑藉三十年的資料庫串接經驗,將公司案件與台灣公司的商業司登記兩項資料串接,使資料可以更佳靈活運用。
TEJ 台灣企業訴訟資料集,打造高效率的貸前與貸後管理流程!
TEJ台灣企業訴訟資料庫與一般訴訟查詢工具不同,其聚焦在法人相關的訴訟案件,透過統一編號查詢而非其他工具以關鍵字檢索的方式,顯著的縮短了查詢時間,並確保資料的準確性。為確保資料的穩定存取和高效運用,目前TEJ採用資料庫落地方案。雖然TEJ並非法律專家,但我們從客戶需求出發,以KYC為核心目標來設計產品,讓使用者不需具備法律背景即可輕鬆的查詢訴訟資料。我們深刻了解使用司法院資料庫所面臨的困難,針對金融領域專業人士設計符合貸前審查及貸後管理需求的訴訟案件查詢模式。
此外,TEJ訴訟資料庫不僅追求效率,並致力於確保資料的安全性和合規性,遵循最嚴格的資料保護規範,確保所有查詢與存取的資料都符合相關法律法規。
案件金額類型:我們將複雜的各式案件金額,經由整理為5大項,讓資料更快速查詢。
與一般的訴訟查詢工具相比,TEJ訴訟資料庫不僅在查詢方式上具備優勢,更針對非法律專業的使用者,開發案件類型的簡化設計,為其優於其他訴訟查詢工具的獨特之處。過去訴訟統查詢工具只能依靠字號或案由來搜尋案件,但TEJ從使用者角度出發,運用自然語言處理NLP技術,將複雜的2000多種案件類型精簡為20多種,顯著提升查詢與篩選案件的效率。未來,TEJ更可依據使用者回饋需求新增分類,如近年度企業積極發展ESG(環境、社會、公司治理),企業和之間也關心關係人是否涉及與ESG相關的訴訟。藉由使用者回饋持續優化案由分類與資料內容,滿足不同企業的多元需求。
TEJ訴訟資料庫也提供重要進度的欄位標記,即時掌握企業訴訟案件的首次近件或完成判決的進度,透過重要進度的欄位標記搭配企業統編對應內部客戶資料庫,可以達成日常監控,迅速獲取新增訴訟案件資訊。
TEJ 台灣企業訴訟資料庫透過高效的查詢方式與即時整理開放資料源的數據更新,協助企業在複雜的法律環境中,提升風險管理效率,並顯著降低合作風險。無論是金融機構進行貸款審核、投資機構評估投資標的,或一般商業活動的合作夥伴篩選,TEJ 訴訟資料庫都能提供您所需的精確資訊支持,讓決策更有保障。
點我完整了解 TEJ 訴訟資料庫,體驗創新的查詢功能,全面掌握合作風險,讓您的企業在法務風險管理上更具競爭力!
電子報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