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上市公司違約預警_非財務指標

中國企業違約預警
中國企業違約預警。 Source: Unsplash

中國企業違約預警

中國經濟成長趨緩及美中貿易戰火,2019 年以來滬深二交易所之上市公司弊案頻傳,特別是有三家公司的舞弊原因是帳上超過百億人民幣的現金不翼而飛,其金額之龐大,難以想像。

我們在第五期電子報已探討過中國企業的 [集團] 特性,中國上市公司做為背後集團對外引資的[櫥窗],美化其上市公司的賣相,國營企業的櫥窗美化來自於資產置換;民營集團的櫥窗美化則來自集團灌入,再由關係人交易套回,完成一個循環。面對這類切割出來的國營或民營上市公司,會計師所查核的實際上只是部門、所簽證的實為部門報告,要讓部門交易循環停在哪裡,都是集團的主張,集團如不想讓市場起疑,就會直接讓交易紀錄循環到底,所以存貸雙高就是這三個消失現金弊案之共同特徵-作為集團的融資管道,借款必然高。

本期電子報,我們將再次回顧近年度的中國舞弊案件原因,並提出相對應的指標,幫您預警風險!

詳細資訊請參考 電子報第九期

返回總覽頁
Proces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