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ble of Contents
現今強調性別平等的趨勢,女性在企業界扮演的角色日益重要。本篇文章將探究全球女性董事比例的變化、各國法案的制定和執行,並探討女性董事對企業表現的影響並連結ESG三大構面。透過本文的研究,期望更能喚起人們對女性在企業領域的關注和重視,促進更多優秀女性踏上企業決策的舞台,為企業帶來更多的創新和發展。
2018–2022 年全球女性董事比例變化
各國女性董事比例
女性董事比例為何大幅度上升呢?
與公司營運的關聯性
根據 MSCI World Index 的最新統計數據顯示,全球女性董事比例呈現逐年上升的趨勢,近五年來成長了 45%。截至 2022 年,全球女性董事比例已達到 31.3% 的歷史新高,這一數據亦表明,在全球性別平等意識浪潮與法規的推動下,企業界對於女性在董事會中發揮的作用越來越重視。
MSCI 於 2022 年推出的《女性董事報告書》顯示,2022 年女性董事比例最高的國家為法國,比例高達 46.1%。報告亦指出,歐洲地區的女性董事比例最高,歐洲多數國家的女性董事比例均超過全球平均值。然而,亞洲地區的女性董事比例遠低於全球平均值,顯示出亞洲企業在促進性別多樣性和平等方面仍有很長的路要走。不過,值得一提的是,南韓在過去五年內女性董事比例呈現直線攀升,成長了高達四倍之多。
許多國家為了促進職場性別平等和企業內部多元化,紛紛制定法案要求上市公司必須符合法規規定的女性董事比例。以下將說明部分國家對於上市公司的女性董事成員比例的規範與實施年份。
2003年通過法案,要求所有上市公司於 2008 年女性董事比例須達 40% 以上。
2011年通過法案,要求所有上市公司於 2017 年女性董事比例須達 40% 以上。
2015 年通過法案,要求所有上市公司於 2016 年女性董事比例須達 30% 以上。
2018年通過法案,要求所有上市公司於 2019 年女性董事比例須達 30% 以上。
下述為2023年以後的女性董事法案
2022 年 6 月初通過重要協議,規範歐盟上市公司須於 2026 年 6 月前達成 33%女性董事席次的目標。
2023 年 3 月金管會發布「公司治理 4.0-上市櫃公司永續發展行動方案」,規範 2025 年上市櫃公司女性董事須達三分之一,若未達標準須於年報揭露原因。
根據 The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研究指出,性別相對平等的國家女性董事比例與市場績效正相關,而性別較不平等的國家,女性董事比例與市場績效負相關。這項研究亦指出董事會女性代表與公司監管及戰略參與這兩大主要職責之間呈現正相關。
依據 MSCI 的研究報告,可以明顯觀察到女性董事比例較高的公司在 ESG(環境、社會、公司治理)的三大面向表現更加優異,這些數據說明了增加女性董事比例對 ESG 的正面影響。具體地說,透過比較 [無女性董事席次] 與[女性董事比例大於 30%] 的情況,可以發現女性董事對 G 構面的影響效果最佳,增長了 77.14%;其次是E構面,增長了 40%;最後是 S 構面,增長了 21.4%。這些結果強調了性別多樣性在企業 ESG 表現中的重要性,同時也表明了提高女性董事比例的必要性。
以環境保護為例,比對 [無女性董事席次] 與 [女性董事比例大於 30% 以上] 的數據,可發現兩者之間的 ESG等級平均分數相差 40%。
促進性別多樣性和平等不僅是一種道義上的責任,同時也是企業可持續發展的一個關鍵因素,女性董事的加入可以為企業帶來更多的創新與發展,亦提升企業戰略決策的多樣性及監管層面表現,對 ESG 成效產生正面的影響。
然而,台灣企業在女性董事的比例上仍有進步空間,期望透過金管會的法令規範,,推動上市櫃企業在 2025 年前達到女性董事比例三分之一的目標,進一步促進企業的多樣性與可持續發展。
延伸閱讀
哪裡可以獲得更多資訊
台灣財經資料庫 (TEJ TAIWAN DB ) → TESG 永續發展解決方案 → TESG 永續資料集 → 公司治理構面 → 董事性別組成
透過 TESG 永續資料集,您可以輕鬆獲取企業董事會相關資訊,如:女性董事席次、獨立董事席次、出席董事會比例等資訊,幫助您進一步評估企業治理表現與永續發展成效。
如果各位讀者對於本文、TEJ 資料庫有任何問題,或是想進一步獲取關於 TEJ 資料庫的操作權限,歡迎留言、來電或來信詢問。
電子報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