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ble of Contents
金融業主要的溫室氣體排放,來自範疇三第15類-財務投融資。金融業須正確掌握範疇三財務碳排放數據,才能有效地評估與應對碳風險,推動綠色轉型。
根據集中保管結算所資料統計,2023年指標大型金融機構溫室氣體排放中有97%來自範疇三(約2,000萬噸),當中有98%的範疇三碳排放來自類別15。而實務上投融資標的之溫室氣體排放量難以衡量或無法取得,且資料揭露品質不一,為金融業者評估範疇三排放量最大挑戰。在資料受限的情況下,須利用PCAF方法學估計轉型風險下的碳排放,其計算流程繁瑣,加上金融資產繁多,大幅增加作業人員計算的負擔。
因應這些碳盤查評估挑戰,市場也推出不同的財務碳排放計算工具,希望協助金融機構在合規與永續管理之間找到平衡。近期集中保管結算所推出「財務碳排放計算機」,期望降低機構投資人在實踐範疇三盤查的門檻。而TEJ亦有提供「TCFD投融資組合碳管理系統」,著重於數據完整性、精細化分析與策略管理應用。
本文將概述集保財務碳排放計算機的功能,並比較與TEJ TCFD投融資組合碳管理系統的服務差異為何,協助金融業夥伴挑選合適工具,精準掌握投融資碳排放。
透過TCFD投融資組合碳管理系統,管理範疇三15類的碳排放
根據集保結算所舉辦之線上說明會及於2025年7月31日舉辦「114年機構投資人盡職治理資訊揭露較佳名單評比作業宣導說明會」釋出之資料,目前已發布「財務碳排放計算機」新服務,供實務上簡易使用,提供便捷之計算。
集保財務碳排放計算機操作步驟:(參考下圖一)
① 輸入投資組合名稱
② 選取碳排資料年度
③ 下載範例CSV空白表格並填寫投組內各資產資料
④ 上傳填寫完畢之CSV到計算器。
資料上傳成功之後,畫面會呈現該投資組合6項關鍵指標計算結果。
由上圖可知,該範例投資組合盤查覆蓋率約為97%,這是因為部分資產缺少2023年度之碳排放資料,故無法計算。根據集保結算所說明,目前可涵蓋國內各類資產數據逾1萬筆,後續將會再安排擴充資產範圍。
此外,使用者可以根據自身需求產出報表,例如依照投資標的資產分類與選擇希望分析之產業(圖二)。
集保中心因應機構投資人(券商、投信業者)查核所需,使用者可透過介面操作下載計算結果與計算底稿的EXCEL檔案(圖三),做為財務碳排放量之驗算的佐證和依據,也能藉由範例公司之計算數據,初步理解系統的計算邏輯與方法論。
現階段使用時需要先逐一創建投資組合及匯入資產清單的CSV檔,一次僅計算一個投資組合為主。目前平台上暫存投資組合數目上限為20組,如需保留多個投資組合的使用情境,還要特別留意。
目前可輸入1000檔資產計算,若金融機構使用者要更大量的資產計算,需要進行後續的整合。平台支援股權資產(上市、上櫃、興櫃、公發、特別股)及債權資產(普通公司債、金融債券)的計算,然尚無法計算主權債務的資產類別。
集保財務碳排放計算機目前提供國內的交易所產業分類,以及國際主流的ICB 、GICS產業分類。目前尚未提供常見的主計處產業分類(分類較為細緻)可以使用。
最重要的碳排揭露資訊以交易所的ESG info Hub資料為主,尚未收錄產業碳係數資料。因此,若投資標的公司未揭露碳排資料並上傳至交易所,或太晚才上傳資料(公告的時間落差),可能會導致資料的缺失與計算的缺漏。由於計算機需要先選擇碳排年度,針對當年沒有碳排資料的公司不處理。若想採最新年度(2024年)碳排資料,最保守要等到2025年8月底才能確保碳排資料完整到位,否則計算覆蓋度可能不到100%。
集保「財務碳排放計算機」甫上線,集保結算所也提出未來可朝4個方向發展優化,包含擴充涵蓋資產範圍、深化數據細節處理、提供重點數據統計圖表與新增匯入方式(選單化、模組化或整批式建檔操作)。
👉延伸閱讀:金融機構蒐集碳排資料與計算財務碳排放量的常見難題
透過TCFD投融資組合碳管理系統 (下簡稱為TCFD系統) ,僅需三步驟就能產出分析報表,十分便捷。
① 「上傳及資料檢查」步驟,將金融機構持有部位,依格式執行上傳。
②「方法計算」步驟,選擇日期、產業分類來源及部位名稱。
③「報表查閱及下載」步驟,產出符合PCAF方法論的圖像化分析報表,並支援計算底稿及明細輸出,有效管理投融資碳排。
TEJ TCFD系統支援批次上傳,各上傳檔案可容納之資產數量超過千檔。且允許同時上傳/下載多個投資組合及協助使用者歸戶。
金融機構首先按照PCAF相關規定盤點帳上持有之標的,並將資料彙整成特定格式的檔案,即可使用系統進行計算。若有取得客戶之盤查資料,也提供業務單位自行輸入碳排之功能。
計算完的結果可隨時下載,且已上傳標的之檔案也會保存在系統中,後續如需採不同產業分類或資料頻率而重新計算時,使用者無須再次匯入。
TEJ TCFD系統可涵蓋計算完整PCAF七大資產:公開發行股權與公司債、企業貸款與非公開發行股權、商業不動產、房貸、車貸及主權債/貸款+專案投融資,產出的結果法報,將PCAF規範的七大類資產計算明細一一列示,圖表化展示各類別投融資碳排放量比重。
TEJ TCFD系統中,產業分類提供主計總處、台灣證券交易所及SASB可供選擇。其中主計處產業分類分類較細緻,能提供金融機構使用者更細部的分析。
TEJ TCFD系統,使用TEJ企業碳排及碳係數等資料庫,廣泛收錄包括永續報告書、股東會年報、公開資訊觀測站及官方網站等四大資料來源。除了涵蓋範圍最廣之外,並經過專業資料清洗。
另外,TEJ TCFD系統會從資料庫中選取最新一筆可用的碳排放資料。因此金融機構無論何時有計算碳排需求,尚未公告碳排之標的公司將採前一年度之碳排數據。而針對無公告碳排的公司,TEJ使用產業碳係數推估計算。因此系統之計算覆蓋率可達100%。系統也會依照PCAF方法給予數據品質分數,並優先採用高品質之數據,真實呈現碳排之數據品質狀況。
👉延伸閱讀:試析投融資財務碳排放計算與管理—金融業TCFD實務落地的關鍵步驟!
目前市面上不同計算工具在 EVIC 的計算方式存在差異。例如,集保財務碳排放計算機以總負債為基準,而 TEJ TCFD系統,結合TEJ財務與股價資料庫,能準確計算公發以上(包含興櫃)公司之EVIC。並依照資產負債表的長短期負債項目進行加總。透過精準定義EVIC的來源數據,讓EVIC計算結果能合理評估財務碳排放量。
我們可以從下表的4間標的公司為例,以兩種公式計算2023年12月31日之EVIC,比較有何差異。
從表格結果比較,因集保財務碳排放計算機以財報總負債來計算,世紀風電以外的公司之EVIC都可能高估,尤其是擁有鉅額存款之金融業差異可高達10倍之多;世紀風電則是未使用興櫃市值計算而使用財報帳面權益,反而導致EVIC低估。另外由於玉山銀屬金控子公司,計算上以母公司玉山金的EVIC數據替代,因此造成TEJ系統與集保計算結果的落差。
進一步假設某機構投資人A公司對這4檔標的各投資20億元,比較最後認列碳排的差異(圖七)。首先,受限於亞洲藏壽司和玉山銀沒有揭露碳排資料,因此集保財務碳排放計算機無法處理亞洲藏壽司的碳排,而玉山銀的碳排則以母公司玉山金的碳排替代。
TEJ系統則以亞洲藏壽司公布之用電度數推估範疇二的碳排放量(收錄於TEJ財務碳排放核算資料集),並以銀行業的產業營收碳係數估算玉山銀的碳排放量。再者,TEJ資料庫收錄之玉山金碳排與集保之數據有差異,這是源於揭露基準別不同。TEJ收錄的資料為市場基準(Market-based),係依企業實際購買的電力來源(例如綠電合約及再生能源憑證)來計算碳排放,此方式能評估企業透過綠能投資,積極進行能源轉型以邁向淨零的決策;而集保收錄的則為所在地基準(Location-based),係按照該企業所在的國家或地區電網的排放因子(Grid emission factor)計算用電產生的碳排放,該資料較易取得且計算較為便利,但未能考量企業投資綠電的努力。若採用市場基準碳排,能更完整呈現企業在氣候行動中的努力與成果,因此在碳排認列上往往較低。
如上方所述,因EVIC出現差異,TEJ計算之財務碳排量與集保也不相同。因亞洲藏壽司沒有揭露碳排,若將財務碳排直接視為0,加上該公司EVIC較小,金融機構其實需要認列更多碳排量。而透過TEJ系統可以較完整估算投融資碳排放量。
總計來看,機構投資人A公司如果選擇使用集保計算之財務碳排放量約為778噸二氧化碳當量;TEJ系統計算則約有3,195噸二氧化碳當量,差異高達3倍以上(圖八)。
集保中心在2025年中正式上線「財務碳排放計算機」服務,提供券商及投信等機構投資者碳排計算的簡易方案。由於資料來源高度依賴碳排揭露法規及政策,受限於碳排資料公告的時間差,簡易的系統功能尚無法完全滿足實務運用需求,可能無法完整計算投資組合之碳排。另外,集保中心的計算器在EVIC的計算上採取精簡作法計算總債務,可能導致財務碳排認列數出現計算誤差。但整體來說,集保財務碳排放計算機設計簡潔,適合作為金融業初步入門工具。
而TEJ系統以PCAF方法論為底,並結合實務經驗,搭配優於業界的資料品質與廣度,提供碳排及碳係數資料,搭配系統標準化流程,能完整計算及評估金融業者的財務投融資碳排放。 TEJ TCFD投融資組合碳管理系統,協助金融業者高效率完成揭露要求,並進一步建立更可靠、有效的投融資碳排管理制度及決策。
項目 |
集保財務碳排放計算機 |
TEJ TCFD投融資組合碳管理系統 |
適用對象 |
機構投資人(投資單位) |
金融機構(投資與融資單位) |
操作流程 |
逐一創建投資組合 → 匯入CSV → 計算 → 查看報表 |
批次上傳多個投資組合 → 選擇日期、產業分類 → PCAF方法計算 → 產出圖像化報表 |
資產涵蓋範圍 |
上市/上櫃/興櫃股權、公發/普通公司債及金融債。暫不支援主權債務 |
公開發行股權與公司債、企業貸款與非公開發行股權、商業不動產、房貸、車貸及主權債/貸款+專案投融資 ,涵蓋PCAF七大類資產 |
產業分類 |
交易所、ICB、GICS |
主計總處、交易所、SASB |
碳排資料來源 |
主要以交易所 ESG Info Hub 公開資料為主,尚未涵蓋產業碳係數 |
TEJ企業碳排及碳係數資料庫,整合永續報告書、股東會年報、公開資訊觀測站、官方網站四大來源,經專業清洗 |
EVIC計算方式 |
以財報總負債計算,對金融業或特定公司可能產生偏差 |
依資產負債表長短期負債科目加總,搭配股價資料,符合PCAF方法論 |
計算覆蓋率 |
受限於碳排資料揭露情況,可能不足100% |
系統自動採用最新可用資料, 且無碳排資料者以產業碳係數推算,計算覆蓋率可達100% |
TCFD投融資組合碳管理系統,為金融業者提供一站式財務碳排放計算,包含四大重點:
透過TEJ TCFD投融資組合碳管理系統的分析,金融機構可深入了解投融資碳排變化原因,並採取適當的應對措施,如與企業協商減碳、調整放款金額及優化投資組合,以達成有效的碳管理與監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