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掌機到手遊時代,遊戲產業的變革與經營權動盪!

前言

遊戲產業的大環境在這二十幾年的變化極大。2000 年起,網路遊戲興起,而後流行隨開隨玩的網頁遊戲。2009 智慧型手機普及化後,手遊的高速成長更讓遊戲公司大量投入資本進行研發,在 2017 年手遊正式超越主機與 PC 成為最大產值的機型,改寫了整個遊戲產業的生態。許多遊戲公司因無法推出吸引玩家的遊戲,轉型未果,只能衰退。

遊戲產業近五年合併營收排名前十隻公司暨近十年換手公司及原因
遊戲產業近五年合併營收排名前十之公司暨近十年換手公司及原因。資料來源:TEJ 資料庫

上圖左方為近五年台灣遊戲產業中營收前十大的公司變化。由此可知,除了遊戲橘子、鈊象與智冠這三家企業外,其餘公司的名次相對不穩,競爭激烈。當中,遊戲廠商維持競爭力的關鍵,端視旗下遊戲是否能夠迎合玩家的口味,讓他們持續參與,進而帶來更多營收貢獻。然而,產業迅速的變革促使遊戲廠商著急於推陳出新,卻始終無法製作能打動玩家的作品,導致營收無法穩定成長。

遊戲產業的變革、廠商的競爭、營收的不穩定,進一步促使遊戲公司的經營權發生更迭。上圖右方同列出近十年曾發生經營權易手的公司,這些公司多因本業經營不善而導致經營層更迭或轉型至其他產業。在遊戲產業變革的期間,這些公司的經營權究竟發生了甚麼變化?本文將分析遊戲產業近五年營收排名前十、且曾發生經營權易手的企業,依經營權易手原因分別說明公司的發展與易手歷程,從中帶你認識遊戲產業的變革對各家遊戲公司帶來甚麼樣的經營變化!

因虧損而尋求策略合作或外援

遊戲公司經營權易手
遊戲公司經營權易手_ 因虧損而尋求策略合作 & 外援。資料來源:TEJ 集團觀察家

華義(3086)

華義(3086),於 1993 年 8 月由黃博弘向家裡借了一百萬元跟好友合資成立,原名為華義國際。黃博弘畢業於新北市私立復興商工美工科,小時候因為喜歡漫畫而立志要當漫畫家,故退伍後在東立出版社擔任漫畫美術編輯。1993 年有朋友找他一同開設電腦公司,有感於電腦是未來的趨勢,故決定共創華義國際,幫客戶做硬體和寫軟體。

當時黃博弘和同事閒暇之餘都會玩遊戲,發現到市面上都是西方遊戲,反而買不到日本遊戲,故嘗試主動找上日本遊戲公司詢問代理可能性。在解決電腦相容性的問題後,循著成功經驗開始以代理日本遊戲起家。

2000 年 2 月,華義發行首款線上遊戲「人在江湖」,跨足線上遊戲營運領域。同年 6 月更名為華義國際數位娛樂,同年 8 月成立北京華義國際數碼娛樂,進軍中國大陸網路遊戲市場。隨後,在 2002 年 5 月登錄興櫃,並於 2004 年 3 月上櫃買賣。

華義在 2004 年因為研發自製遊戲不理想,而大中華遊戲市場又競爭激烈,當時很多遊戲廠商都吹起裁員風,2005 年虧損達到了 2 億元,並於 2005 年 12 月推出中國大陸網路遊戲市場,由金山軟件收購其中國大陸業務。

2013 年華義再度轉盈為虧,營收持續衰退。2016 年 6 月董監改選,黃博弘辭任董事長和總經理之職,並轉讓手中持股。董事長由竣通投資法人代表徐培菁出任,但竣通投資持股僅有 1.79%,最大股東仍為黃博弘的家族,故 TEJ 不予更換集團。

2016 年 8 月華義因為第二季財報顯示淨值低於股本二分之一,被列為全額交割股。2016 年 11 月竣通投資透過補選由網銀國際的財務長吳艾耘出任董事,2017 年 6 月徐培菁卸任董事長,由網銀國際旗下宏鑫多媒體負責人張協建以竣通投資法人代表身分接任董事長。同年 11 月華義透過私募近一步引進網銀國際旗下 Given Business Inc. 和皇鑫投資,網銀國際因此成為華義最大股東。

2019 年 6 月董監改選,張協建改任 Given Business Inc. 法人代表並續任董事長。華義 2020 年 4 月共有 5 名董事和 2 名監事,含 2 名獨立董事,網銀國際取得 3 席董事和 1 席監事,並持有 38.13% 的股權。TEJ 以 2019 年 6 月董監改選作為華義歸入網銀國際的時點。

2020 年 1 月華義代理網銀國際授權的博奕類型手遊「世界大亨」,2020 年 12 月再次進行私募引進網銀國際資金,網銀國際持有華義股權和席次皆過半。網銀國際掌握華義經營權後,雙方合作更加緊密,網銀國際透過華義接手旗下的代理項目和資源,並替網銀國際集團做美術代工,2021 年,網銀國際佔華義的銷貨比已達 77.38%。

大宇資(6111)

大宇資(6111)前身於 1988 年 4 月設立,由李永進所創辦。1998 年 8 月設立天碩資訊,原大宇資訊於 9 月解散,天碩資訊吸收其資產、負債和團隊後,更名為大宇資訊。

大宇資 1999 年 7 月公開發行,並於 2001 年 8 月掛牌上櫃。大宇資 2001 年 6 月共有 8 名董監,大宇資取得 2 席董事,包含 1 席董事長,並透過李永進和丁淑姿持有 27.1% 的股權。大宇資自始自成集團。

不過,在上櫃的幾年後,大宇資於 2005 年起營運由盈轉虧,由 2004 年的營業利益 49,748 仟元降至 2005 年的營業損失 350,371 仟元。李永進無法提出改善辦法,讓長期身為股東的吳亮材等人非常不滿,2013 年 6 月董事會,以吳亮材為首的市場派遂提出要求撤換董事長李永進,公司派和市場派勢均力敵,董事長難產。直到 7 月加開臨時董事會,由吳亮材拿下大宇資董座。

延伸閱讀:中福股東臨時會鬧雙胞,公司派與市場派之爭步入白熱化階段!

吳亮材雖有意重振大宇資,但無法接手公司的營運,他向外尋求專業團隊接手。吳亮材找上了當時想轉往其他領域發展的涂俊光,當時涂俊光獲得同為通訊-KY 股東姜豐年的支持,並成功說服大宇資創辦人李永進讓出持股,放棄經營權。據 TEJ 資料顯示,大宇資 2014 年 2 月共有 10 名董監,涂氏家族取得 4 席董事和 1 席監事,包含 1 席董事長,並透過天使基金(亞洲)投資和中國發展移動科技持有 21.09% 的股權。TEJ 以 2014 年 1 月董監改選作為大宇資改歸中國通訊集團的時點。

昱泉國際(6169)

昱泉國際(6169)於 1989 年 4 月由曹約文創立。東吳大學政治系畢業的曹約文,是台灣惠普成立以來的第一位女性電腦銷售員,也是個超級業務好手。曹約文不甘只做一個大機構裏的小螺絲釘,28 歲時決定自立門戶,初期以跨國企業多媒體簡報製作為主要業務。

1991 年與倚天資訊策略聯盟,倚天資訊成為昱泉國際第一家投資的法人。1997 年與宏碁集團策略聯盟,宏碁成為昱泉國際第二家投資的法人。昱泉國際於 1999 年 10 月公開發行,於 2002 年 1 月登錄興櫃,並於 2002 年 3 月上櫃買賣。

昱泉國際在 2012 年轉盈為虧後,自製和代理遊戲無法有效留下玩家,2015 年 11 月選擇與唯晶數位策略合作,強化手機遊戲的競爭力,唯晶數位透過私募方式持有昱泉國際 20% 的股權。

2016 年 1 月曹約文卸任總經理,2016 年 6 月昱泉國際董監改選,同年 7 月曹約文卸任董事長,改由唯晶數位董事長許書綺出任董座。昱泉國際於 2017 年 4 月共有 6 名董監事,唯晶數位取得 2 席董事,含 1 席董事長,並持有 20% 的股權,為最大單一股東。TEJ 以 2016 年 6 月董監改選作為昱泉國際歸入唯晶數位的時點。

曹約文在失去經營權後,和配偶李慈泉相繼出脫持股。昱泉國際在新東家唯晶數位經營下並未轉虧為盈,反倒是唯晶數位卻在 2019 年轉盈為虧,只能選擇賣股求現,在 2019 年 11 月將持有的昱泉股數全數轉讓給新力旺國際控股旗下的大敦投資。

唯晶數位轉讓持股後,自然解除董事身分。2020 年 2 月董事改選,大敦投資找來前立委蔡錦隆出任董事長。昱泉國際於 2020 年 4 月共有 7 名董事,含 3 名獨立董事,新力旺國際控股取得 2 席董事,並持有 23.27% 的股權。TEJ 以 2020 年 2 月董事改選作為昱泉國際歸入新力旺國際的時點。

【集團觀察家】完整的台灣集團企業

與集團限額管理所需的資訊

因虧損而轉型至其他產業

遊戲公司經營權易手_ 因虧損而轉型至其他產業
遊戲公司經營權易手_ 因虧損而轉型至其他產業。資料來源:TEJ 集團觀察家

美賣(6473)

美賣(6473)於 2010 年 4 月由張春隆與伊能輝所成立,原名為好玩家,初期主要為代理遊戲和營運。創辦人伊能輝是日籍華僑,從小在台灣長大,大學畢業後才前往日本攻讀早稻田大學碩士學位。2001 年在遊戲橘子的日本分公司工讀,讓他踏上遊戲業,並在三年內升任分公司技術長。2004 年伊能輝回到台灣創立 Digiworld,幫遊戲商做顧問服務,2007 年開始自行開發遊戲。 2009 年臉書在全球興起,曾創立過線上遊戲代理商富格曼的張春隆,因為取得代理開心農場幣,號召在業界認識的伊能輝一同創業。

因為好玩家在泰國通路上,推出全泰文遊戲「開心豬仔」爆紅後,2011 年,好玩家獲得美商中經合、美商經緯與英特爾三家創投的投資。然而,創辦人之一的張春隆,因為無法接受被管理限制,在 2013 年 11 月退出公司經營。隨後好玩家於 2014 年 8 月公開發行,2014 年 12 月登錄興櫃,可營運一直處於虧損。

2016 年港商調色大師集團透過旗下調色大師國際和盈毅投資發展入股好玩家,分別持股 6.85% 和 6.94% 的股權。並於 2016 年 11 月透過增選董事,找來知名製作人王鈞擔任副董事長,佈局泛娛樂事業。

2017 年 3 月原董事長何俊輝辭任,由總經理伊能輝兼任董座。同年 6 月董監改選,伊能輝改任董事,由調色大師國際法人代表呂柏宏出任董座。同年 10 月伊能輝也卸下總經理和發言人之職,並於 12 月卸任董事。好玩家 2018 年 4 月共有 5 名董監事,調色大師集團取得 1 席董事長,並持有 24.6% 的股權。TEJ 以 2018 年 6 月董監改選作為好玩家歸入調色大師集團的時點。

即使更換經營團隊,好玩家仍處虧損。2020 年 10 月投資美賣科技,正式跨入電商產業,同年 12 月將美賣科技納入子公司,並邀請其總經理廖鈺琪擔任好玩家總經理。2022 年 3 月好玩家取得美賣科技 100% 股權,並於 4 月與之合併,更名為美賣科技,正式轉型為社群電商。

其他

遊戲公司經營權易手_ 其他原因。
遊戲公司經營權易手_ 其他原因。資料來源:TEJ 集團觀察家

地心引力(3629)_ 電子業跨入遊戲業

地心引力(3629)於 2001 年 9 月由許世儒所創辦,原名為卓韋光電。許世儒於大華工專電子科畢業後,曾擔任報紙、手機業務員,更在聯電擔任過設備工程師,最終選擇自行創業,從事光學材料之技術研發,主要產品為觸控面板使用之上游材料 ITO 導電塑膠薄膜。

2003 年卓韋光電仍處於虧損狀態,燒光資金的許世儒決議引進老東家聯電集團旗下的欣興電子和聯致科技,以現增方式分別入股 12.5% 和 18.75% 的股權,進駐董事會。卓韋光電於 2009 年 4 月共有 8 名董監事,聯電集團取得 3 席董事,含 1 席董事長。TEJ 自始將卓韋光電歸入聯電集團。

卓韋光電於 2008 年 5 月公開發行,於 2008 年 6 月登錄興櫃,並於 2010 年 5 月上櫃買賣。觸控面板商機在 2008 年引爆,但該產業受到中國大陸紅色產業供應鏈影響,卓韋光電於 2011 年開始轉盈為虧。2012 年為配合大股東整合集團觸控面板資源規劃,出售旗下表面玻璃的生產線給欣興電子旗下的明興光電。

2015 年 6 月昌耘有限公司、東南亞投資顧問和陳岳領聯合公開收購卓韋光電 51% 的股權,順利收購 40.72% 的股權。聯電集團參與應賣,持股從 37.06% 降到 27.98%。隨後召開股東臨時會,由陳寬聰新任董事長。同年 7 月卓韋光電進一步辦理私募,東南亞投資顧問的持股達 38.21%。同年 8 月陳寬聰改任東南亞投資顧問的法人代表,另外2名董事曾俊生和廖敏政也分別改任昌耘有限公司和東南亞投資顧問的法人代表。

卓韋光電於 2016 年 4 月共有 7 名董事,含 2 名獨立董事,東南亞投顧取得3席董事,含 1 席董事長,並持有 48.66%的股權。TEJ 以 2015 年 8 月東南亞投顧取得董事長席次作為卓韋光電歸入東南亞投顧的時點。

2016 年 3 月卓韋光電收購群睿通科技,預計藉由該公司導入生醫產品及材料,2016年6月卓韋光電更名為群富通科技。2017 年因 ITO 事業已無利基,將相關設備、資產及債務轉讓給產品線互補的琦芯科技,減少虧損。但由於群睿通科技營運不彰,群富通科技在第四季決定跨足文化創意產業,並更名為地心引力,從事整合公關行銷服務。

2019 年 9 月地心引力透過私募引進了大股東劍遊科技入股 35% 後,公司開始轉投資遊戲事業,代理手機遊戲結合文創業務,2019 年轉虧為盈。不同於其他公司,地心引力是由電子業跨進遊戲產業。

網石棒辣椒(6468)_ 外企入駐

網石棒辣椒(6468)於 2012 年 7 月由紅心辣椒(4946)和韓國娛樂公司 CJ ENM 合資成立,原名為棒辣椒娛樂科技。CJ ENM 為了將事業版圖拓展至台灣,故找上曾代理其線上遊戲的紅心辣椒,初期由 CJ ENM 持股 65%,紅心辣椒則持股 35%,但因為董事長由紅心辣椒董事長鄧潤澤擔任,TEJ 將棒辣椒自始歸入紅心辣椒的紅心集團。

棒辣椒於 2014 年 7 月公開發行,並於 2014 年 9 月登錄興櫃,興櫃後紅心集團開始出脫持股,藉此賣股獲利。同年 12 月,為因應 CJ ENM 集團的全球化策略,更名為網石棒辣椒。

2018 年 4 月隨著紅心辣椒轉讓持股過半,2 席董事自然解任,包含董事長之位,因此改由網石遊戲法人代表錢東海出任董座。2018 年 6 月董事改選,鄧潤澤僅以自然人身份擔任董事。2019 年 4 月網石棒辣椒共有 7 席董事,含 3 席獨立董事,CJ ENM 集團取得 3 席董事,含 1 席董事長,並持有 70.9% 的股權。TEJ 以 2018 年 4 月紅心辣椒退出董事會作為網石棒辣椒歸入 CJ ENM 集團的時點。

隆中(6542)_ 借殼上櫃

隆中(6542)於 2010 年 12 月由曾仲銘所創立,初期主要營業項目為遊戲營運及一般廣告業務,以自有品牌 Pubgame 聯運平台上架遊戲。2012 年 6 月就開始引入創投,並成立台灣晶綺上架網頁遊戲,2013 年聯運平台開始上架手機遊戲。

隆中於 2015 年 4 月與台灣團隊開發手遊「知識王」,佔據排行榜第一名長達六週。同年 5 月公開發行,並於同年 6 月登錄興櫃。旗下公司台灣晶綺出售網頁遊戲、會員和平台,轉攻手遊市場。

隆中於 2016 年 9 月上櫃買賣。2017 年 10 月,原預計登錄興櫃的國內知名博奕遊戲業者 — 向上國際,因為業務特性而受阻,故撤銷公開發行。2018 年 7 月向上國際轉向以公開收購隆中的方式借殼上櫃,並獲得隆中大股東華威國際的同意參與應賣,同時隆中亦辦理私募,由向上國際旗下投資公司認購。

創辦人曾仲銘已於 2018 年 6 月董事改選卸任董事長,由華威國際創辦人張志成出任董座,2019 年 6 月向上國際透過補選取得 2 席董事,張志成卸任董事長,交由向上國際創辦人顧剛維出任董座。隆中於 2020 年 4 月共有 7 名董事,含 3 名獨立董事,向上國際取得 2 席董事,含 1 席董事長,並持有 51.9% 的股權。TEJ 以 2019 年 6 月董事改選作為隆中歸入向上國際的時點。

2019 年 11 月隆中取得向上國際旗下維度資訊的 100% 股權及並透過子公司銀河網絡向向上國際收購博奕遊戲「角子共玩」業務,2021 年 9 月並推出自主研發的線上博奕遊戲「王牌俱樂部」,休閒博奕類遊戲營收占比有增加趨勢。

延伸閱讀:企業跨界發展是轉機還是走投無路?由兆勁個案看公司轉型的可能

遊戲產業趨勢與近十年演變

遊戲產業在這十年經歷了巨大的演變。隨著智慧型手機的普及化,讓遊戲變得不受時間、地點及固定裝置之限制;另外,手機遊戲因其較低的研發門檻,與投入成本的高獲利,導致各家遊戲開發商急於推陳出新,遊戲產業逐漸轉為百家競食的市場。因此,過往需投入高研發成本的遊戲,最終僅有推出時討論度高,正式營運後人氣卻迅速銳減。如此虎頭蛇尾的市況,導致公司營運虧損,更可能使經營權移交他方。如下圖所示,上文提及企業本業獲利多年虧損,且波動劇烈。

遊戲產業部分公司 2000~2022 年營業利益
遊戲產業部分公司 2000~2022 年營業利益。資料來源:TEJ 財務資料庫

舉例來說,上文提及的華義和昱泉兩家老牌遊戲產商,都曾致力於自家遊戲 IP 的研發,也贏得了當時的玩家喜愛。然而,隨著產業的快速轉變,他們發現自家製作的遊戲逐漸失去了吸引力,無法再從中獲得利潤。相反地,其他公司較低成本的遊戲,好維護又好上手,持續推出新的遊戲卻成功地固守住了玩家的心。

不過,從本文之說明也可以看出,隨著玩家遊玩型態的轉變,遊戲公司仍持續研發及尋找代理能留在玩家心中的遊戲,即便產業有進有出,但市場的潛在規模和公司的創新使得遊戲產業依然充滿活力,並不是夕陽產業。

只是,產業整體生態的變化,並非一朝一夕能適應,若公司僅想著短期謀勝,而缺少長期規劃與分析,將可能對企業營運帶來更多挑戰,經營權易手的情形也可能再次發生。

若讀者想進一步了解台灣遊戲公司的歸屬歷程,可以至 E-JOURNAL 閱讀完整文章!

TEJ E-JOURNAL 第 162 期:台灣上市櫃公司換手個案集(十七):遊戲產業


哪裡可以獲得更多資訊

企業信用風險解決方案 集團觀察家,市場唯一同時具備集團歸屬與信用風險之台灣信用風險解決方案

TEJ 集團觀察家以將近 20 年的公司治理研究經驗,針對台灣公開發行以上企業,及其向下關聯的中小企業,建立一套一致性的集團企業定義來辨識集團規模與範圍,詳實記錄企業納入退出集團原因,並進一步針對集團評估信用風險等級,作為合作評估的重要資訊。

如果各位讀者對於本文、TEJ 資料庫有任何問題,或是想進一步獲取關於 TEJ 資料庫的操作權限,歡迎留言、來電或來信詢問。

返回總覽頁
Proces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