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to by Freepik
Table of Contents
自2018年中美貿易戰開打以來,台灣網通設備廠商陸續將產能從中國轉移至東南亞,再加上歐美政府推行的「乾淨網路」政策,限制華為、中興等中國網通設備廠商銷售並維護國家安全,使得台灣廠商迎來轉單效益,打進歐美電信公司供應鏈並開啟「代工/直供」模式。
👉延伸閱讀2:什麼是代工/直供模式?面對庫存去化難題,網通直供廠逆勢突圍營收亮眼!
然而隨著全球終端需求不振、下游電信業者下修資本支出及減少拉貨之情況下,網通產業自2023年由盛轉衰,廠商產能錯配引發供不應求,致整體網通產業陷入去庫存之苦。見歐美電信市場遲遲未有明顯復甦態勢,台灣廠商便紛紛轉向第二成長機會的國家「印度」。因此本篇將以印度網路基礎建設(BharatNet Project)為背景,簡介印度政府欲解決國家網路普及化問題,並淺談印度施行成效及網路建設狀況,最後探討台灣網通廠商所獲得的商機及風險。
BharatNet Project起源於2011年,印度政府為解決國家網路普及化的問題,制定《印度國家寬頻計畫建議書》,預計投入6,000億印度盧比(約130億美元)布建全國性光纖骨幹網路。然而這項計畫延遲到2014年印度總理-莫迪上台後,才加快各個地區的基礎網路建設。目前計劃分為第一、第二及第三階段,其中第一及第二階段共規劃4,207億元盧比(約49億美元);截至2023/12/31止,已撥款3,983億元盧比(46億美元)。
其中,第一階段於2017年底完成,約在109,900個城邦/村莊(Gram Panchayats, GP)中佈署光纖電纜以給印度國營電信(Bharat Sanchar Nigam Limited, BSNL)、印度鐵路電信公司(RailTel Corporation of India Limited, RAILTEL)和印度電網有限公司(Power Grid Corporation of India Limited, POWERGRID)等公共部門,提供寬頻網路服務。總鋪設距離長度達254,895公里;其中,於2017/12/31前,正式提供服務上線之城邦數約達到101,400個,涵蓋13個邦和聯邦直轄區,服務人口達2億以上。
與此同時,印度當地電信運營商Vodafone India及信實集團(Reliance Jio Infocomm Limited, Jio)分別簽署30,500個及30,000個城邦電信建設合約,以實現最後一英里的連網建設;同時,Vodafone及印度電信Idea Cellular亦提供2,000個和1,000個Wi-Fi 熱點在主要城市中進行佈署。
第二階段於2019年展開,將採用四種模式的網路串接完成「數位印度」的精神,分別為聯邦政府領導模式(State-Led Model)、中央公共部門事業領導模式(CPSU-Led Model)、私人企業領導模式(Private Led Model)及衛星(Satellite)。其中聯邦政府領導模式(State-Led Model)則是政府資助其中八個邦(恰蒂斯加爾邦、古吉拉特邦、賈坎德邦、安得拉邦、馬哈拉施特拉邦、奧里薩邦、泰米爾納德邦和泰倫迦納邦),讓該地區政府以千兆位元被動乙太網路(GPON)及IP/MPLS骨幹網路進行網路鋪設。
中央公共部門事業領導模式(CPSU-Led Model)則是透過國營BSNL補助北方邦、中央邦及錫金邦進行網路線路佈署;私人企業領導模式(Private Led Model)將由巴拉特寬頻網路有限公司(Bharat Broadband Network Limited, BBNL)引領旁遮普邦及比哈爾邦進行網路基礎建設。其中,BSNL與BBNL兩間公司屬於合作夥伴關係;印度政府又為了提升BharatNet Project佈設效率,在2022年將兩者合併,BBNL成為BSNL旗下部門,由BSNL全面主導BharatNet Project,旗下BBNL部門鋪設各城邦間的光纖網路,而BSNL則負責電信服務之營運。
然而第二階段在施行階段不比第一階段來的順暢,首先遇到全球COVID-19疫情,使得原訂2021年8月完成的第二階段推遲至2025年,加上農村或是偏遠地區城邦(如印度東北部、山區等)由於季節氣候、地形及電力穩定度等問題,使施工進度不如預期。另外,近年物價指數的上揚,讓施工成本接連攀升,於2020年9月額外撥補2,447億元盧比(28億美元)予該計畫。此外,施行率及利用率低下也是一大挑戰,根據 ICRIER and Vodafone Idea Centre for telecom發行的《The Evolution of BharatNet:Lessons from India’s Largest Rural Broadband Project》政策摘要中指出,提供已連接網路的最後一哩路之城邦數量遠低於已經正式準備提供服務上線之城邦數量(圖一);另外,原定第二階段計畫達成佈屬250,000個城邦提供寬頻網路服務之計畫,也因地方政府及電信公司之政策實施問題,而拖遲原計畫之進度(圖一)。
圖一、2020年至2024年8月印度寬頻建置狀況
因此,印度政府為了提升網路普及率及佈局BharatNet Project第三階段,已於2023年8月經聯邦內閣通過修訂版的BharatNet計畫(ABP),將BharatNet Project 預算提升至1.39兆元(161億美元):
期望透過上述施政方向,進行現代化網路改造並已提升最後一哩路的光纖連接,期望在未來2.5年內加快連接印度境內所有城邦/村莊;而第三階段於2024/02由BSNL啟動6,500億元盧比(78億美元)招標程序展開序幕。
第三階段聚焦在中小型企業及城邦中各個家庭中是否能連接及享受網際網路之服務,並且記取第二階段因公私合營模式之挑戰、各聯邦合作協調困難、網路品質不佳及印度當地廠商參與率低等導致施行進度緩慢之問題,除了先前將BSNL與BBNL合併為單一集中管理BharatNet Project之機構外,同時也對外(國內外網通設備廠商及電信營運商)展開招標,招標內容包含光纖光纜、交換機、路由器等電信設備的設計、供應、建造和安裝,目的係實現印度網路之最後一哩路。
總而言之,BharatNet Project的施行運作逐漸實現印度數位化之願景,也促進印度各個地區經濟發展及社會進步,更為國內外的電信網路服務提供廠商、網通設備公司及相關工程廠商帶來新的商機。
印度地區透過印度網路基礎建設(BharatNet Project)計畫,使原本僅有部分主要城市採用2G撥接上網,拓展至全國城邦、甚至鄉村地區都有基本的網際網路可以使用。本節除了介紹印度地區目前網際網路使用者之分布及行動通訊技術狀態外,亦提及目前國際網通設備廠商進入印度的狀況,包含在印度的投資及基礎建設參與的情形。
首先,以愛立信(Ericsson)發行行動趨勢報告的內容來看,在印度地區的行動網路使用人數(圖二)從2012年約8億人口,成長至2024年的近12億人口;另外,從中不乏可看出印度地區的通訊技術也持續在進步,從2012年佔使用人數大多數的2G技術,演變至2024年佔大多數使用人數的4G及5G技術,顯示在BharatNet Project大興建設骨幹網路之政策下,行動網路使用者逐漸受益並促進全國數位轉型。
此外,下圖三資訊得知,在相較全球網際網路通訊技術分布中,印度地區仍有很大幅度的改善空間;其中印度地區的5G及4G占比,相較於全球少3個百分點;另值得一提的是,以每台行動傳輸設備之每月網際網路行動數據流量來看(圖四),印度地區相較於全球的平均用量還要高出許多,且這個幅度逐漸擴大中。其中2017年印度每台傳輸設備月平均傳輸量為4.63GB、全球平均為2.70GB,兩者相差約2 GB;到2024年11月止,印度每台傳輸設備月平均傳出量為31.88GB、全球平均為19.19GB,兩者相差擴大至13 GB,其差距漲幅近達659%,顯示高品質、傳輸速度快速且穩定的網際網路服務,乃是現在印度地區使用者迫切需求的重點。
圖二、2012年至2024年印度地區行動網路使用人數
圖三、2012年至2024年印度地區及全球行動網路通訊技術占比
順道一提,雖然目前以2024年底來看,印度區域使用者最多的仍是4G用戶數,為6.4億人、占比約占總人口數54%;5G用戶數僅2.7億人、占比約占總人口數23%。但據Ericsson提供數據得知,由於印度地區5G建置速度強勁,約以每年CAGR 24%成長,預計將2027年超越4G的用戶數,並於2030年來到9.9億用戶、占比約占總人口數74%;4G用戶數將在2030年降至2.4億人、占比僅占總人口數18%
因此,這也使BharatNet第三階段的招標計畫轉往向國內外業者招標,透過引進國際網通設備廠商的產品、技術及資源,目的除了克服偏遠的城邦完成基礎網路建設外,其加速最後一哩路之網際網路基礎建設及優化網路品質也是第三階段的核心,並讓印度網路傳輸追上全球網路普及化的腳步,也使當地經濟及科技技術蓬勃成長。
圖四、2017年至2024年印度及全球地區每台設備之月平均行動數據流量
然而,印度政府為了向美國及歐盟靠攏,跟隨其政府相關「乾淨網路」之政策,以國家安全為由禁止中國網通廠商華為(Huawei)、中興(ZTE)及其他中企廠商投入新一代5G網路基礎建設及相關訂單,這使得其他如愛立信(Ericsson)、諾基亞(NOKIA)及三星(Samsung)等國際網通大廠更有利分食印度網通的市場大餅。
因此,在提及各家國際網通設備廠商參與印度基礎建設之狀況前,我們需介紹由BSNL自2024/02起開啟BharatNet Project第三階段招標規範及簡介,其內容如下:
而第三階段已於2024/08宣布招標結果,主要以三家光纖電纜製造商進行標準單獨競標,包含 Himachal Futuristic Communications Limited(HFCL)、Polycab India Limited(Polycab)及Sterlite Technologies Limited(STL);而其他廠商則包含印度電信顧問公司(Telecommunications Consultants of India Limited, TCIL)、印度電話工業有限公司(ITI Limited, ITI)及Rail Vikas Nigam Ltd(RVNL)等共18家投標人,將採取聯合方式進行競標,已於2024/09送至標案委員會(Committee for Evaluation of Tender, CET)審核。然而,得標廠商多半與光纖骨幹網路及基地台建造有關,且均為印度本土企業。
綜上所述,通常屬於印度前幾大代表性網通公司(如Tejas Networks或Sterlite Technologies Limited等)才具備標準競標廠商之資格,其他不符合資格的廠商僅能透過其他管道參與印度網通基礎建設;然而台灣網通廠商及國際網通廠方面,則因無法直接投標當地政府標案,通常會透過印度當地大型電信營運商或中下游網通設備廠商本身發包之標案,以進入相關供應鏈。
前段簡介BharatNet Project第三階段標案規則、內容及招標狀況後,將以「印度地區」及「非印度地區」網通廠商,彙總目前參與BharatNet Project之狀況(表一)及(表二)。
首先印度廠商部分(表一),早在2017年BharatNet Project第二階段發展時,Bharti Airtel、Vodafone India、Idea Cellular及Reliance Jio已提供資金給予該計畫,並建置行動基地台、設立節點並購買4G頻寬,提供印度偏遠及農村地區的消費者,一同與城市使用者享受高速的4G網路服務。然而,目前Bharti Airtel透過「Project Leap」投入超過6,000億元盧比,持續挹注網路基礎建設,以持續擴張行動寬頻站點、鋪設光纖網路及推出網路加值服務縮小印度地區的數位鴻溝。
另外,Vodafone India與Idea Cellular在合併後為加速印度全國網路的覆蓋度,透過「GIGAnet」計畫除了優化4G網路覆蓋範圍及穩定網路傳輸外,亦推出VoLTE服務讓印度用戶享受高品質網路語音通話;Reliance Jio則是提出「Jio Digital Life」推動印度全面數位化,協助施行4G/5G網路建設並推出網路寬頻服務,也積極開發其他數位化服務(如JioTV、JioCinema及JioMeet等)及物聯網/智慧家庭等解決方案,讓印度用戶享受各類型應用之數位平台。而印度本土知名網通設備廠商Tejas Networks更在BharatNet初期階段就提供GPON設備在各城邦間進行佈署,爾後又在2023年間為BSNL升級網路基礎設施(IP/MPLS相關設備)和無線網通設備,提供超過1.3萬台路由器及涵蓋超過10萬個站點之無線電接入網設備(RAN)。
其他印度地區的網通設備廠商部分,主要以具代表性的HFCL Limited、Polycab及Sterlite Technologies Limited為主。其中HFCL Limited除了積極鋪設光纖骨幹網路外,自2020年起陸續從TCIL和Larsen & Toubro獲取BharatNet Project第二階段相關訂單,協助鋪設光纖電纜及架設GPON設備,並於BharatNet Project第三階段得標,與RVNL和Aerial Telecom Solutions Private Limited共組聯盟後獲得近7,000億元盧比之訂單,一同維護及建設印度北方邦的東部及西部之光纖骨幹網路及通訊設備。
而Polycab則早在BharatNet Project第二階段就與GTPL Hathway合作鋪設印度西部索拉什特拉地區的地下電纜,之後又於BharatNet Project第三階段獲得光纖骨幹網路的舖設及維護訂單;Sterlite Technologies Limited則在BharatNet Project第二階段負責鋪設馬哈拉什特拉邦及泰倫加納邦的光纖骨幹網路後,亦獲得BharatNet Project第三階段約2,600億元盧比的訂單,將與Dilip Buildcon Limited負責維護及鋪設查謨和喀什米爾地區的光纖骨幹網路。富邦媒2024年前三季營收791億元,同比成長3.5%,常續性利益賺23.4億元,持續拉大與網家差距。
表一、主要印度大型電信營運商及網通設備廠商參與BharatNet計畫之情形
廠商 | 參與項目及內容 |
---|---|
Bharti Airtel | 於2015年底推出「Project Leap」計畫,共投資6,000億元盧比將印度地區網路進行升級,使印度地區4G/5G逐漸普及化,並挹注BharatNet計畫。截至2024年底新部署16萬座基地台(具備Wi-Fi熱點)、鋪設55萬公里的光纖骨幹網路、採用多頻段技術提升室內信號覆蓋,並將印度地區網路傳輸最高速度16Mbps提升至50Mbps。 |
Vodafone India與 Idea Cellular (合併後為Vodafone Idea) |
|
Reliance Jio | 於2016年提出「Jio Digital Life」方案,推動綜合數位生態系統以連接高速網際網路及多樣化數位服務。其中,在高速網路連接部分,行動網路方面完成印度全國的4G LTE網路、積極部署5G,固定寬頻方面則透過JioFiber服務連接家庭及企業。多樣化數位服務則透過MyJio(個人化帳戶)、JioTV(衛星電視)、JioCinema(電影及節目)、JioSaavn(音樂串流)及JioCloud(雲端儲存)提高印度地區用戶體驗,推升印度人民網路使用需求,亦間接推動BharatNet計畫。 |
Tejas Networks | 在BharatNet計畫的第一、第二階段協助建置GPON設備,並陸續於2023年4月及2023年6月與Tata Consultancy Services (TCS)簽署價值7,492億元盧比的訂單,將替BSNL在印度提供4G/5G網路的無線接入網路(RAN),含後續維護作業,數量約達10萬台。 |
HFCL Limited | 首先已在BharatNet計畫的第二階段進行協助,於2020年5月獲得TCIL的協助鋪設光纖電纜及提供GPON設備訂單,金額達879億元盧比;而在BharatNet計畫第三階段與RVNL和Aerial Telecom Solutions Private Limited共組聯盟,一同得標6,925億元盧比的訂單,協助維護及建設印度北方邦的東部及西部之光纖骨幹網路及通訊設備。近期,HFCL又在2025年1月獲得BSNL總金額2,501億元盧比的訂單,協助鋪設旁遮普邦地區的網路及維護作業。 |
Polycab | 於BharatNet計畫第二階段與GTPL Hathway合作,在印度西部索拉什特拉地區鋪設約1.7萬公里的光纖網路,共連接3,767個城邦。並在BharatNet計畫第三階段中獲得BSNL兩張訂單,合約金額分別為4,099億元盧比及1,550億元盧比,共建設及維護卡纳塔卡邦、果亞邦、朋迪治里及比哈爾邦的骨幹網路及相關網通設備。 |
Sterlite Technologies Limited | 繼BharatNet第二階段負責鋪設馬哈拉什特拉邦及泰倫加納邦的光纖骨幹網路後,STL在BharatNet Project第三階段中獲得達2,600億元盧比的訂單,將與Dilip Buildcon Limited負責維護及鋪設查謨和喀什米爾地區的光纖骨幹網路;另外也從BSNL獲得價值1,625億元盧比之訂單,負責查謨和喀什米爾邦網路的建設及維護。 |
資料來源:TEJ整理、新聞報導
國際廠商部分則聚焦Ciena、Cisco、Ericsson、Juniper Networks、Nokia及Samsung等國際型網通設備廠商(表二),雖然上述廠商未直接參與BharatNet計畫,但也透過自身技術協助印度地區的網際網路進步和升級。
首先是Ciena,早在2006年就在印度設立研發中心,並於2018年響應印度政府的「Made in India」政策而擴建廠房生產產品,為供應當地市場。之後陸續協助印度電信三雄進行地區骨幹網路鋪設,以升級印度地區的網際網路技術和增加網路普及度。CISCO也進軍印度市場許久,從2005年設置研發中心,到2023年宣布設廠製造,也陸續為數位印度計畫挹注許多能量,除了提升用戶網路傳輸速度及建設4G/5G網路外,亦透過與當地企業合作,提供多元服務解決方案及各領域之應用(表二)。
Ericsson自2010年以來,在印度設有三座研發中心及代工製造廠,主要生產及研發電信設備為主,並供應於印度及鄰近地區的網路基礎建設。另外,Ericsson也在BharatNet計畫第一階段及第二階段供應4G LTE網路部署設備給印度電信三雄,近期也紛紛與電信三雄簽署4G/5G相關設備銷售合約,同時跨入O-RAN領域支持印度5G獨立專網(SA)的部署。而Juniper Networks則僅在印度設立辦公室,並偕同合作夥伴如Ericsson等公司共同銷售網通設備。
另一個網通設備大廠Nokia也在印度設廠許久,製造重心將過去的手機代工逐漸轉至無線網通設備和GPON光通訊產品,也持續投入研發量能,已布局更快速及先進的網路傳輸技術(如6G),另於2024年宣布新建廠房;而在印度基礎建設方面,Nokia也維持供貨給印度電信三雄,加速當地4G/5G網路涵蓋度及普及化。而三星電子(Samsung)早就在1996年於印度諾伊達(Noida)設立工廠,生產產品從電視逐漸轉為智慧型手機、消費型電子及網通設備,並也透過供貨給印度電信三雄,間接參與BharatNet計畫。
總括而言,印度的電信與網通產業在BharatNet計畫推動下,加速數位基礎設施的擴展,並透過本土與國際廠商的共同參與,提升4G/5G網路普及率。自2017年起,印度主要電信業者投入資金,建置基地台、鋪設光纖骨幹網路,並推動數位應用,以縮小城鄉數位鴻溝。隨著BharatNet第三階段的到來,設備商陸續獲得訂單,涵蓋光纖鋪設、設備供應與網路維護,確保偏遠地區的網路覆蓋率提升,實現全國數位連結。此外,國際網通設備廠商雖未直接參與BharatNet,卻透過技術合作與投資設廠,強化印度的電信基礎建設。國際企業不僅提供4G/5G設備,也導入O-RAN、物聯網及新一代網路技術,提升產業競爭力。同時,隨著「印度製造」政策推動,部分國際企業在印度設立研發與製造基地,強化本地供應鏈,降低進口依賴。整體而言,BharatNet計畫與國內外企業的合作,正推動印度的數位轉型,為全國數位基礎設施發展奠定基礎。
表二、主要國際大型電信營運商及網通設備廠商參與BharatNet計畫之情形
廠商 | 參與項目及內容 |
---|---|
Ciena |
|
Cisco |
|
Ericsson |
|
Juniper Networks |
|
Nokia |
|
Samsung |
|
資料來源:TEJ整理,新聞報導
重新聚焦台灣網通設備廠商,近年亦受惠於印度政府政策需求,加上全球供應鏈移轉及乾淨網路政策,促使台灣廠商跟隨國際網通設備廠的腳步,一同前進印度市場。然而台灣廠商進入印度市場並非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小至員工特性和產品技術,大至關稅協定及政府政策,都是台廠所要面臨的考驗;另外,又有哪些台廠跨足印度?目前在印度狀況營運如何?以下將以分成兩個部分討論。
本節分成三個部分討論,以「在地化製造、關稅及政策」、「產品認證及技術」,以及「員工個性、廠商/客戶溝通特性及經商環境」。
印度政府為了吸引外資並提升本地製造能力,自2014年起推行「印度製造」相關政策,包括「分階段製造計劃(PMP)」以及「生產掛鉤激勵計劃(PLI)」等,旨在將製造業占國內生產總值(GDP)的比重從2014年的16.3%提升至2022年的25%。
其中,分階段製造計劃(PMP)為透過對各階段產品逐步加徵差別性的關稅,促使外資企業將生產製造逐步轉移至印度本土,最終實現製造業的本地化。當中又以資通訊產業影響程度最大,其調整幅度高達20%,在相關稅賦如基本進口關稅(BCD)、平衡稅(CVD)及商品與服務稅(GST)加徵之下,台灣廠商產品在當地競爭力下滑;爾後,印度政府又推出生產掛鉤激勵計劃(PLI)及電子製造聚落2.0計劃(EMC),推動印度國內製造業的增長、擴大出口能力、創造就業機會及推動經濟成長,更吸引台灣廠商去印度當地設廠享受相關補助,如鴻海及和碩等組裝代工廠商等。另外,印度政府為配合印度製造、數位印度及智慧城市等政策,祭出許多類型的租稅補助方案,以推動整體國家建設。
然而,值得一提的事是,看似有許多「利多」消息的補助政策,實則會讓台廠面臨「看的到、吃不到」的窘境。首先建廠初期,對於印度當地恐未有明確的建廠計畫,但為了申請補助且提高額度,通常會刻意編造「故事」以利通過;但後續實際建廠會發現採購品項/金額/產線規劃,與當初提交的計畫書內容不符,其差異容易被印度審查機構刁難。另外,在申請計畫的過程中跟印度官員溝通不熟悉、對印度法規及詮釋方式知識不足、內部佐證文件體制混亂及權責單位不明等原因,都很有可能引發台廠在印度的補助款項及內容無法順利取得。最後一點,之前在印度當地協助處理補助的窗口及內部主管可能也早就走人,恐怕使台廠在印度申請補助的管道上雪上加霜。
最後,台灣的網通廠商雖不及於Cisco、Ericsson及Nokia等大型網通廠的規模,可輕易踏足印度設廠代工製造網通產品,但仍可藉由印度國內各地的基礎建設需求,與大型網通廠或印度電信營運商/網通設備廠合作,偕同供應通過印度政府認證的網通產品及相關零組件,以獲取新商機。如同圖五所示,台灣自數位印度政策推出後,其資通訊相關產品如交換器、路由器及相關零件等,每年出口金額平均約20-25%之漲幅,從2014年的0.36億美元(合計數),成長至2024年的2.98億美元(合計數),顯示台廠也有在這波印度數位基建下拓展獲利機會。
圖五、2014年至2024年台灣出口至印度之貿易金額
資料來源:財政部統計處,TEJ整理
再者,產品及通訊技術符不符合印度當地政策也是台灣網通廠商須注意的方向之一。自2017年《印度電信法》修正法案通過後,任何電信設備在外銷至印度,在使用前須經過電信設備強制測試認證(MTCTE),確保使用者安全及符合印度地區的網路技術要求。另外,須遵循國家通訊安全中心(NCCS)印度電信安全保證要求(ITSAR)及印度標準局(BIS)的認證,確保印度所有電信服務提供商提供的電信網絡的安全性和完整性的一致性。此外,在傳輸技術方面,印度自2010年起積極推動IPv6的普及度,而印度電信三雄則在2016年起陸續推出適用於IPv6位址之網路服務,減少對IPv4的依賴;加上印度國家網際網路交換中心(NIXI)與印度電信部(DoT)、電子與資訊技術部(MeitY)合作,加速企業及政府機構更換IPv6位址,這也使得外來廠商銷售至印度當地的網通設備須具備標準,也讓台灣網通設備廠在銷往印度的產品測試上,需投入更多的驗證時間及增進技術。
最後,增加台灣網通廠商經營印度市場障礙的莫過於當地的人文風情及民族特性。首先是文化習俗方面,其當地多元的文化背景、宗教信仰、語言、飲食習慣及生活方式各有差異,在工廠管理及當地業務經營上難度。
加上近期印度勞工權益意識抬頭,使罷工事件頻傳,如2021年12月的鴻海富士康位於清奈(Chennai)的手機組裝廠發生食物中毒,導致員工不滿集體罷工,要求改善宿舍和食物衛生條件;又或是2024年9月三星位於清奈(Chennai)的家電工廠之員工希望加薪並成立工會,故進行集體罷工等,都顯示未來企業在印度當地設廠的難度提高。
另外,印度人的時間觀念與其他文化有明顯不同,工作節奏相對緩慢許多,在再決定策略或是討論事情需花費較長的時間,尤其在商業談判中,印度人傾向在最後一刻才做出決定,並可能在談判過程中爭取較多利益。另一方面,在信用及承諾中,印度人仍容易出現重新談判的情況,以爭取更多的商業利益,這也使得企業在與印度企業合作或是業務交流時,仍需保留彈性及溝通的清晰度,以保障雙方權益。
然而,即使拓展印度困難重重,但仍有不少台灣網通設備廠商跟進國際網通大廠前進印度(請參閱表三)。
首先,以家用/商用網通設備品牌商來看,友訊(D-Link)及居易(DrayTek)均有產品銷往印度。其中,友訊(D-Link)早在1995年與印度當地合作夥伴成立合資公司,並在2001年掛牌上市(D-Link India),在當地設有12個銷售/營運據點、4個區域倉庫、9個維修中心以及1個客服中心;而居易(DrayTek)則與印度經銷商AnaDigi合作,銷售網通設備予當地市場。而工控/企業級網通設備品牌普萊德(PLANET)及康全電訊(Comtrend)亦涉略印度市場,兩者均在印度網路基礎建設上有貢獻;其中康全電訊的光通訊中繼接取設備 (DPU)大量出貨予Reliance Jio,也在印度成立子公司,對營收有顯著貢獻。
網通設備ODM/OEM廠商方面,明泰、神準、合勤控、鋐寶及智捷均有跨足印度市場,其中智捷已小量出貨高階網通產品,亦設有子公司做技術支援;合勤控及鋐寶陸續宣稱已參與或接獲印度當地5G FWA光纖骨幹網路訂單,明泰則是除了接獲Reliance Jio訂單外,在印度孟買(Mumbai)設立子公司並與當地EMS合作生產網通設備。神準則是成立研發團隊至印度海德拉巴(Hyderabadi)設置研發中心,並攜手當地夥伴建立產能,近期也獲得印度電信三雄之訂單。
表三、23K4網通設備廠商在印度布局情形
分類 | 廠商 | 印度地區佈局情形 | |||
---|---|---|---|---|---|
訂單 | 子公司 (銷售中心) |
研發中心 | 製造中心 | ||
品牌廠 | 友訊 | V | V | ||
居易 | V | ||||
普萊德 | V | ||||
康全電訊 | V | V | |||
直供廠 | 智邦 | V | V | V | V |
智易 | V | V | |||
正文 | V | ||||
中磊 | V | V | V | V | |
啟碁 | V | ||||
代工廠 | 仲琦 | ||||
訊舟* | V | V | |||
建漢 | |||||
明泰 | V | V | |||
展達 | |||||
神準 | V | V | V | ||
合勤控 | V | V | |||
台林 | |||||
友勁 | |||||
易通展 | |||||
宇智 | |||||
鋐寶科技 | V | ||||
德勝 | |||||
凱碩 | |||||
智捷 | V | V |
資料來源:TEJ上市櫃合併長期投資明細資料庫、各家法說會資料、財報/年報及新聞資訊
註:不包含專做無線通訊設備模組廠「3694海華」、「6546正基」。
*:印度子公司(銷售中心)隸屬子公司「8089康全電訊」。
在直供廠商方面,智邦、智易、正文、中磊及啟碁都有在印度有相關的發展,由於五間公司規模較大,可穩定供應予電信營運商/政府相關產品,故均有獲得相關骨幹網路/電信營運商的設備或網路零組件訂單。其中智易有在印度當地設立子公司,服務相關客戶;而智邦則以旗下子公司鈺登科技轉投資印度公司,生產網路交換器銷以當地市場;中磊則是投資轉投資公司,並於印度清奈(Chennai)設廠,穩定供應網通設備予當地企業及政府。
最後,我們來回顧過去五年台灣網通設備廠在印度的獲利。以表四資訊而言,僅有友訊的印度子公司有獲利,且近期受惠印度政府推動數位印度基礎建設,使獲利金額超過新台幣3億元;而較早踏入印度市場銷售的合勤控及智捷則仍處於虧損。此外,以在印度設廠研發製造的智邦、神準及中磊,僅中磊於2023年獲利,而2024年但受到訂單出貨排程影響,陸續於下半年出貨,使2024年前三季獲利仍處於虧損;其餘皆因投入成本高或仍在產品拓產/試產階段,產生損失。最後,訊舟、明泰及康全電訊則因應接獲印度電信之訂單,故才於2024年起在印度設立辦公室,處理客戶端之銷售業務、技術支援及問題,因此三家之印度子公司皆處於公司成立初期之虧損階段。
表四、2019年至2024年前三季台灣網通設備廠印度獲利情形 單位:新台幣千元
公司 | 2019/12 | 2020/12 | 2021/12 | 2022/12 | 2023/12 | 2024/09 |
---|---|---|---|---|---|---|
2332友訊 | 136,036 | 158,779 | 179,766 | 321,342 | 337,041 | 297,464 |
2345智邦 | N/A | N/A | N/A | -680 | -10,063 | -167 |
3047訊舟 | N/A | N/A | N/A | N/A | N/A | -198 |
3380明泰 | N/A | N/A | N/A | N/A | N/A | -561 |
3558神準 | N/A | N/A | N/A | N/A | -8 | -5,867 |
3596智易 | N/A | N/A | -1,448 | -4,001 | -18,275 | -106,433 |
3704合勤控 | -52,570 | -49,524 | 5,621 |
-40,492 |
1,491 | -4,691 |
5388中磊 | 0 | 1,652 | -576 | -36,702 | 153,421 | -148,831 |
8089康全電訊 | N/A | N/A | N/A | N/A | N/A | -198 |
8176智捷 | 10,666 | -23,667 | -735 | -915 | -1,308 | 1,584 |
資料來源:TEJ上市櫃合併長期投資明細資料庫
註1:金額為當年度/累計季度之個別印度子公司本期損益金額總計
註2:N/A即為當年度該公司尚未設立子公司
另外,觀察有承接印度訂單之相關公司的近五年營收變化(表五),其中以康全電訊營收漲幅最為明顯,其2024/12的營收成長率高達344%,主要就是因大量出貨光纖骨幹網路相關產品予Reliance Jio,使營收大幅成長,這也讓母公司-訊舟同樣受惠,2024/12營收成長率亦達60%。
表五、2019年至2024年有跨足印度地區之台灣網通設備廠營收變化 單位:新台幣億元
公司 | 2019/12 | 2020/12 | 2021/12 | 2022/12 | 2023/12 | 2024/12 | |||||
---|---|---|---|---|---|---|---|---|---|---|---|
營收 | 營收 | YoY | 營收 | YoY | 營收 | YoY | 營收 | YoY | 營收 | YoY | |
2332友訊 | 170.0 | 151.8 | -11% | 155.2 | 2% | 170.8 | 10% | 159.4 | -7% | 143.9 | -10% |
2345智邦 | 554.0 | 544.6 | -2% | 596.0 | 9% | 772.1 | 30% | 841.9 | 9% | 1104.3 | 31% |
3047訊舟 | 54.9 | 63.1 | 15% | 52.5 | -17% | 59.6 | 14% | 42.6 | -29% | 68.1 | 60% |
3380明泰 | 158.3 | 321.7 | 103% | 278.6 | -13% | 336.3 | 21% | 282.7 | -16% | 214.4 | -24% |
3558神準 | 79.4 | 77.7 | -2% | 91.8 | 18% | 163.2 | 78% | 166.1 | 2% | 119.9 | -28% |
3596智易 | 329.0 | 337.7 | 3% | 382.4 | 13% | 471.7 | 23% | 511.6 | 8% | 489.7 | -4% |
3704合勤控 | 240.3 | 222.5 | -7% | 256.8 | 15% | 305.2 | 19% | 303.8 | 0% | 259.7 | -15% |
4906正文 | 180.6 | 199.3 | 10% | 229.1 | 15% | 279.0 | 22% | 261.4 | -6% | 256.3 | -2% |
5388中磊 | 318.0 | 361.0 | 14% | 439.0 | 22% | 645.7 | 47% | 625.8 | -3% | 567.9 | -9% |
6216居易 | 9.2 | 8.4 | -9% | 9.3 | 11% | 9.0 | -3% | 7.8 | -14% | 11.8 | 52% |
6263普萊德 | 13.5 | 12.3 | -9% | 14.3 | 16% | 17.2 | 21% | 18.4 | 7% | 18.8 | 2% |
6285啟碁 | 622.4 | 626.5 | 1% | 672.3 | 7% | 952.6 | 42% | 1,107.9 | 16% | 1102.1 | -1% |
6674鋐寶科技 | 28.3 | 27.0 | -5% | 29.1 | 7% | 25.1 | -13% | 11.6 | -54% | 9.4 | -19% |
8089康全電訊 | 24.5 | 26.2 | 7% | 16.6 | -36% | 19.2 | 16% | 8.9 | -54% | 39.5 | 344% |
8176智捷 | 10.8 | 4.1 | -62% | 2.6 | -37% | 3.3 | 26% | 4.3 | 32% | 5.6 | 30% |
資料來源:TEJ整理
最後,由於台灣網通商近兩年才加大進軍印度市場的力度,因此目前仍處於市場開發階段,故營收揭露情形仍未將印度地區單獨列出;但在現今屢次接收相關廠商獲得印度訂單之消息下,期待未來印度地區營收能逐步放量。然而,印度市場並非是輕易踏足的,除了先前章節提及的諸多限制(如稅賦、員工特性等)之外,其經商環境並非友善,以世界銀行(World Bank)的經商環境報告(Doing Business)來看,印度僅排在第63名(2020年),仍有大幅度的改進空間,如政府貪腐程度或電力普及程度,都是考量範圍。
另一方面,以世界銀行的企業調查(WBES)統計數據證實,在印度障礙最大的前三名分別為融資管道、稅率及非正規部門的經濟行為(灰色地帶作業方式),加上海關/貿易法規、土地取得難度及交通運輸等障礙問題遠高於全球平均值,顯現台灣網通設備廠要跨足印度仍有重重挑戰。因此,多半台灣廠商將採取與印度當地下游大型電信營運商/網通設備廠之訂單合作;或是與採取合資設廠或技術轉移方式,拓展印度市場。
BharatNet 計畫是印度政府推動全國數位化的重要基礎建設,透過三個階段提升偏遠地區的網路覆蓋率,促進經濟與社會發展。雖然初期受延遲、疫情與成本上升影響,政府仍透過政策調整與公私合營模式加速推進。2024 年的第三階段進一步聚焦中小企業與家庭,強化印度數位基礎建設。
在 BharatNet 計畫推動下,印度網通市場快速成長,本土電信商與國際業者如 Nokia、Ericsson、Samsung 積極參與建設,而中國企業則受限於政策無法參與 5G 項目。台灣網通廠商如友訊、中磊等透過 ODM/OEM 方式進入印度供應鏈,但仍面臨關稅、產品技術認證與勞工管理挑戰。大多數企業仍處於市場開發與適應階段,短期內需承受較高的成本與風險。
隨著 BharatNet 計畫深化,印度電信市場仍具潛力,台灣廠商須透過策略合作與技術創新,克服市場挑戰,在印度數位化浪潮中站穩腳步。
TEJ 產經事件資料庫,收錄包含各大產業新聞事件及其轉載之研調機構產銷資料、政府機構公開資訊…等相關產業資訊。針對市場上產業及總體經濟相關之事件彙總整理,可用於觀察近期產業發展近況。不僅有效蒐集並分類了各類影響產業的重大事件,還將這些事件與關鍵字詞進行精確標註,讓使用者能輕鬆掌握與自身業務相關的事件動態,進而迅速作出營運判斷。
電子報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