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續報告書揭露現況分析

前言

永續報告書 (Corporate Sustainability Reports,簡稱CSR),又可稱為社會責任報告書(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簡稱 CSR),係企業揭露非財務資訊之總稱,旨在揭露企業於經濟、環境、社會等各層面議題的策略、作為與績效。永續報告書是企業與利害關係人溝通的有利工具,並有助於檢視企業檢視政策推動與內部管理成效。

近十年台灣主管機關逐步推動 ESG 資訊揭露,陸續針對重點產業或大型企業強制要求揭露,也有不少未強制但自願揭露的企業,本文將對近年度永續報告書揭露狀況進行分析。

永續報告書法規與揭露狀況

2010年:鼓勵但未強制

金管會2010年2月6日發布「上市上櫃公司企業社會責任實務守則」,開始要求企業揭露其社會責任資訊,但此時僅鼓勵企業揭露並未強制。

2014年:四大產業與實收資本額100億以上企業強制揭露

台灣證券交易所及櫃檯買賣中心於 2014 年 11 月 26 日分別制定「上市公司編製與申報企業社會責任報告書作業辦法」及「上櫃公司編製與申報企業社會責任報告書作業辦法」(以下簡稱上市櫃永續報告書作業辦法)要求特定產業(食品工業、化學工業及金融保險業者與餐飲收入占其全部營業收入之比率達 50% 以上)及實收資本額達 100 億元以上公司,強制編製社會責任報告書。

2019年:新增實收資本額50億以上企業

2019年 1 月 4 日再修訂規範,實收資本達 50 億元以上公司須強制揭露。

2021年:新增實收資本額20億以上企業,並要求四大產業應取得會計師意見書

2021 年 12 月 7 日再修訂強制揭露規定,將資本額降至 20 億元,並於 2023 年開始適用。另外規範食品工業、化學工業及金融保險業者應取得會計師依財團法人中華民國會計研究發展基金會發布之準則所出具之意見書。 

統計2010年至2013年,所有的永續報告書皆由公司自願揭露,初期家數成長有限,至2013年方有大幅度的增加。2014年因法規要求強制揭露,上市櫃公司揭露家數由2013年的164家增加至354家,其中205家為強制揭露。

受到法規修正,2016年股本達規定門檻之公司,由2015年86家增至169家。2021年法規再次修訂,預計2022年依股本達規定門檻條件,須強制揭露永續報告書之公司將有550家,較2020年的179家增加兩倍以上。

永續報告書:近年台灣永續報告書的強制與自願揭露情況。
近年台灣永續報告書的強制與自願揭露情況。

揭露意願與公司市值分析

2020年的市值與揭露性質 (自願或強制) 之交叉分析,如表二所示,市值1,000億元以上之公司計73家,其中70家揭露永續報告書,揭露比重為 96%,只有矽力-KY (6415)、祥碩 (5269)和巨大 (9921) 3 家未揭露。反觀市值小於 10 億元之揭露比重僅有 8%,顯示市值越高,揭露比重越高。

永續報告書:2020 年台灣永續報告書的強制與自願的市值分類揭露情況。
2020 年台灣永續報告書的強制與自願的市值分類揭露情況

揭露意願與公司產業分析

表三分析各產業永續報告書揭露之狀況,由於法律中制訂的規範產業中的化學工業和餐飲營收達50%以上分別包含在生技化學醫療業和觀光產業,因此將生技化學醫療業分為化學工業和生技醫療兩種產業;觀光產業分為飯店業、餐飲業和其他觀光業三種產業。2020年永續報告書揭露比重前五大產業分別為食品工業、化學公業、水泥工業、造紙工業及金融業,其中被強制揭露的食品工業、金融業及化學工業排前五名符合預期,而水泥工業及造紙工業因樣本數較少且多為強制揭露,故整體揭露比重較高。

永續報告書:2020 年台灣永續報告書產業分類家數的揭露狀況。
2020 年台灣永續報告書產業分類家數的揭露狀況

結論

從 2010 開始揭露的永續報告書,受到法規的修訂及公司自願揭露的意願增加,揭露家數有逐年增加的趨勢。另外可以發現市值越高,永續報告書揭露比重越高。而產業揭露狀況,主要受到法規強制要求影響,如上市櫃的所有食品工業、化學工業及金融業均依循法規揭露永續報告書。

對於未被法規要求但自願揭露的公司,對於 ESG 是加分的,不過隨著國際市況與法規的逐年調整,預期未來對於揭露範圍及內容標準,會漸趨全面且一致。

TEJ 開發 TESG永續發展指標,主要資料來源即為永續報告書,可提供較完整且可比較的資訊;而針對未提供報告書之公開發行企業,我們也可以從其他資料來源,如股東會年報、公開資訊觀測站、或日常蒐集的新聞….等補充 TESG 指標所需資訊,才能對所有公開發行企業提供可比較之 TESG 等級資訊。

◆ 完整的永續報告書揭露分析,請參考 E Journal專文 ◆

◆ 更多產品資訊,【TESG永續發展指標】說明 ◆ 

返回總覽頁
Proces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