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經濟新報(TEJ)自主研發的 TESG 永續發展指標,11/1公佈了 2023 年最新評等結果。本次評等共計 2402家公司,其中 91 家公司的評等相較上次異動超過2等,佔所有評等樣本的 4%。TESG 永續發展指標基於 ESG 三大支柱下的 16 項議題,超過 60 項變數建立量化評估模型,提供台灣上市櫃及公開發行所有公司ESG表現的評估,TEJ 持續致力於提供最新的 ESG 資訊,以協助金融機構、投資者和企業進行更精確的永續評估。
TESG等級從A+到C-共分為七等,三群組[領先/平均/落後],本次指標分布情況如下圖一:
本次評等更新蒐集2022年度永續報告書,共有897家公司揭露,其中首次揭露永續報告書的公司有205家。TEJ在9/30永續報告書公告截止後的一個月內,憑藉資料整理的技術與評斷資料品質的能力,已將報告書及其他資料來源的所有ESG資訊更新,並給予企業適切的ESG等級,以利各金融機構評估自身或投融資合作對象的ESG執行程度。
資訊揭露的程度有助於提升ESG分數,首次揭露報告書的205家公司,因為揭露程度提升,其中65%公司因此升等。以1736喬山為例,今年因資訊揭露程度增加且獲得品管認證…等原因,等級由B升等至A+。而其他像是在S構面和G構面的增強,也可使得等級大幅提升。例如:2748雲品/1598岱宇/4116明基醫…等公司,TESG指標升等超過2等以上,原因包含取得ISO認證/董事會出席比率/設置資安長…等更透明及正向發展。
「GRI準則」是2016年全球永續報告協會(Global Reporting Initiative)所提出,協助企業/組織在編撰永續報告書時,能有一套依循的架構與流程,是最普及的準則。GRI準則目前已更新至2021版本,也是目前金管會要求企業採用的永續報告書編寫框架。
分析今年的永續報告書發現,85%的公司根據要求採用2021年版GRI準則,有6%的公司未揭露採用的準則,另外有9%的公司仍採用2018年發布的GRI準則,建議公司應即時跟上準則規範。
採用GRI | 家數 | 百分比 |
---|---|---|
新版GRI通用準則2021 | 760 | 85% |
未揭露 | 58 | 6% |
核心依循(2018) | 77 | 9% |
全面依循(2018) | 2 | 0% |
合計 | 897 | 100% |
科學基礎減量目標倡議 (Science Based Target initiative, SBTi) ,主張「以科學為基礎的淨零排放行動」為了協助企業/組織設定近期與長期的減碳目標,提供企業/組織一條明確的減排途徑,設定碳排量目標的指引、標準、減碳建議,以符合《巴黎協定》的目標。截至2023年9月,台灣公開發行公司共有94家加入,其中在2023年前三季共31家公司響應。上銀、創意、啟碁、兆豐金、新日興、可成及國票金等公司,因積極減碳宣誓加入SBTi,TESG等級均調升。
TESG目前為半年評等一次,分別為5月與11月,而永續報告書一年公告一次。因此在資料的空窗期間,即以每日ERS(ESG Radar Score )分數轉換計分,並反映在TESG等級,確保TESG等級可反映重大的ESG事件。
以本次最新公布評等為例,採用永續報告書資料為2022年,TEJ於評等及資料空窗期時發生重大ESG事件,即以ERS(事件雷達分數)轉換計分,反映在TESG等級上。如消費品產業某體育用品公司,發生重大火災造成嚴重的人員傷亡,因此TESG等級調降2等。另外食品工業某飲料公司,因發生食安問題,遭政府機關強制停工,TESG等級也調降2等。
永續發展已成為全球企業不可忽視的重要議題,金融業遵循責任投資與責任授信原則,制定內部政策的同時,也仰賴多面向ESG資訊來了解企業的ESG發展狀況。
TEJ台灣經濟新報,憑藉20年以上對企業社會責任、綠色金融ESG議題的研究與深耕,透過量化分析技術,研發的TESG永續發展指標,解決現在金融業者推動責任投資與責任授信工作上的困難,對於永續金融、綠色融資皆有豐富的資料集與解決方案,讓您省時省力,更精準檢驗企業綠色金融ESG!
TEJ的ESG永續發展解決方案,一站式滿足綠色金融目標所需評估與資訊。欲取得相關資料,請來電或是來信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