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to by Freepik
Table of Contents
評估一個產業或企業的長期競爭力時,營收成長、市占率乃至稅後淨利,皆可能因會計方法或短期市場波動而產生偏誤。若欲探究價值創造的核心,則須回歸兩個最根本的財務指標:投入資本報酬率(ROIC)與加權平均資金成本(WACC)。兩者的互動關係,往往為衡量企業真實價值的關鍵。
投入資本報酬率 (Return on Invested Capital, ROIC):所衡量的是一家企業運用其所有可支配資本(包含股東權益與債權人提供的付息債務)以創造核心業務利潤的效率。它回答了一個關鍵問題:「企業每投入一塊錢的資本於主營業務,所能夠取得多少的回報(利潤)?」。ROIC剔除了財務槓桿對淨利的影響,使其成為評估企業營運效率與商業模式的純粹指標。
然而,僅以ROIC的高低仍不足以斷定企業的營運績效。任何回報都必須與其對應的「成本」相較,而此為加權平均資金成本 (Weighted Average Cost of Capital, WACC) 發揮作用之處。WACC代表的是企業為其所有資本(包含股權與債務)所需支付的「平均機會成本」。它是一家企業為了滿足所有資金提供者(股東、銀行等)的期望回報,所必須跨越的最低回報門檻。
了解如何運用ROIC 與 WACC,成為驅動企業價值提升的核心引擎
相關延伸閱讀:
上一段我們簡單描述了ROIC與WACC的概念:
而兩者的關係構成了價值創造的基礎公式:經濟利差(Economic Spread) = (ROIC – WACC)。因此市場上透過ROIC與WACC的差額來作為衡量企業真實價值的核心指標。此經濟利差的正負值,決定了企業的價值創造方向:
接下來將結合投入資本(Invested Capital)做為另一參考指標繪製四象限圖。並按台灣主要產業之分布情形,辨識資本主要分布領域,分析其資本佈局與營運成效。
※投入資本(Invested Capital):「股東權益 + 長、短期計息負債 – 現金」之期初及期末平均數
下圖一以「經濟利差 = 0」作為價值創造與否的分界線(X軸),並以所有產業投入資本之中位數作為規模大小的分界線(Y軸)將台灣產業劃分為以下四個象限,並且下文會依序介紹各象限產業的狀況。
圖一、經濟利差與投入資本象限圖
資料來源:TEJ 財務資料庫、股價資料庫、總體經濟資料庫
※按證交所產業分類,並排除產業特性差異較大之M2800金融保險業,以及等樣本數及期間不足之產業,包含:M3500綠能環保、M3600數位雲端、M3700運動休閒及M3800居家生活。
在第一象限(下圖二)之產業投入資本高於整體市場中位數,同時經濟利差為正數。位於此處的產業是台灣經濟體中,兼具規模與效率的關鍵部分。它們通常透過鉅額的資本支出形成了強大的進入門檻,並藉由技術領先或規模經濟,在全球市場獲得了足以覆蓋其高昂資金成本的超額回報。這些產業是驅動經濟增長、貢獻出口與維持技術競爭力的核心力量。
圖二、第一象限:高資本規模之價值創造產業分布圖
資料來源:TEJ 財務資料庫、股價資料庫、總體經濟資料庫
▶️延伸閱讀:AI狂熱台灣受惠!面對中國半導體自主化,台IC設計業競爭優勢能否續強?
▶️延伸閱讀:印度網通藍海新市場,台廠迎商機與風險雙重考驗!
▶️延伸閱讀:2025下半年TCRI產業講座_全球政經變局下的供應鏈重構:產業在碎片化世界中生存與競爭
在第二象限(下圖三)之產業投入資本高於市場中位數,但經濟利差為負。資本回報率無法覆蓋資金成本。通常發生在步入成熟期或衰退期的資本密集型產業,原因通常為產品同質化高、全球產能過剩、以及劇烈的價格競爭,導致其龐大的有形資產成了沉重包袱而非優勢。
圖三、第二象限:高資本規模之價值侵蝕產業分布圖
資料來源:TEJ 財務資料庫、股價資料庫、總體經濟資料庫
▶️延伸閱讀:擺脫慘業形象!台LED廠的轉型挑戰,跨足利基型產品、CPO及第三類半導體
▶️延伸閱讀:面對越南與印尼低價水泥入侵、碳費與電價推升營運成本,國內水泥業轉型刻不容緩
在第三象限(下圖四)之產業投入資本低於市場中位數,且經濟利差為負。此象限多為資本門檻較低的傳統製造業與服務業。由於進入相對容易,市場參與者眾多,導致競爭激烈。在缺乏規模經濟或顯著產品差異化的情況下,整個產業的平均獲利能力長期在損益兩平點之下。
圖四、第三象限:低資本規模之價值侵蝕產業分布圖
資料來源:TEJ 財務資料庫、股價資料庫、總體經濟資料庫
▶️延伸閱讀:從美國三大充電業者的商業模式,觀察電動車普及背後的挑戰與營運啟示
在第四象限(下圖五)之產業投入資本低於市場中位數,但經濟利差為正。此象限的產業是資本效率的典範。它們的成功主要依賴品牌、專利、軟體、人力資源等無形資產,而非龐大的實體資產。它們以較低的資本撬動了較高的經濟價值,代表經濟體中高效率的商業模式。
圖五、第四象限:低資本規模之價值創造產業分布圖
資料來源:TEJ 財務資料庫、股價資料庫、總體經濟資料庫
▶️延伸閱讀:臺灣永續指標之主題辨識與銜接性-以食品工業及餐飲為例
由上述各象限分布的產業情境可略為窺知,台灣產業結構存有失衡情形,價值創造高度依賴半導體業。與此同時,多數資本同樣雄厚的電子中下游與傳統製造業,卻普遍處於價值侵蝕區。而資訊服務業等高效率的輕資產產業,其規模尚不足以扭轉整體格局。
了解自身企業的ROIC 與 WACC,驅動企業價值提升的核心引擎
根據上圖一「經濟利差與投入資本」象限圖中,可觀察到一個值得進一步探討的結構性現象:同屬於廣義的電子產業,其內部卻出現了極端的「K型分化」。處於產業鏈最上游、掌握核心技術的半導體業,與同樣資本雄厚的電腦及週邊設備業,穩居第一象限,是價值創造的主要貢獻者;與此同時,處於產業鏈中游,負責零組件製造的光電業與電子零組件,儘管資本規模同樣巨大,卻落入了價值侵蝕的第二象限。
此分化現象並非偶然,它揭示了全球科技價值鏈的運作邏輯,以及台灣在其中所扮演的角色與面臨的挑戰。
前述現象是「微笑曲線 (Smile Curve)」理論最直接的體現。一個產業的價值鏈,其附加價值最高的環節,往往落在兩端:左端的「技術、專利與研發」和右端的「品牌、行銷與服務」;而中間的「製造、組裝」環節,雖然產值巨大,但附加價值最低。
半導體業憑藉其無可替代的技術專利與製程領先,牢牢佔據了價值鏈左端的頂點。它們提供的是定義產業規格、驅動創新的核心技術,因此享有極高的定價能力與超額利潤。
而電腦及週邊設備業雖然處於系統組裝與品牌代工的角色,但此領域的領導廠商已透過卓越的供應鏈管理、設計整合能力以及與品牌客戶間的緊密合作關係,建立起強大的規模經濟與營運效率,使其ROIC能夠超越資金成本,維持正向的經濟利差。
光電業與電子零組件:相對地,這兩個產業則更深地集中在微笑曲線的中段底部。其產品(如面板、標準化零組件)的同質化程度更高,技術差異較小,導致它們在面對上下游時的議價能力普遍偏弱。龐大的資本支出最終難以轉化為足夠的利潤,導致負向的經濟利差。
「K型分化」的另一個根源,來自於不同產業其「競爭優勢基礎」本質上的差異。
半導體業是建立在「資本與技術的雙重壁壘」上,其製程技術與專利佈局難以在短時間內複製。
電腦及週邊設備業則建立在「營運效率與供應鏈主導地位」之上,透過與客戶共同設計(JDM),深度綁定了品牌客戶,形成了穩固的合作關係。
主要建立在「規模經濟與成本控制」層面。這種優勢雖然有效,但相對於技術壁壘或客戶黏著度,更容易受到新興市場的低成本競爭者,或是終端需求反轉的威脅,導致獲利能力波動劇烈且長期受壓抑。
K型分化趨勢的出現,點出台灣產業存在不容忽視的結構性挑戰。首先,在國家總體經濟層面,當價值創造過度集中於單一產業時,雖然短期表現亮眼,但長期來看卻增加了經濟的脆弱性;任何針對半導體業的地緣政治風險、技術瓶頸或需求反轉,都可能對整體經濟造成巨大衝擊。
另外,在資源配置層面,半導體業的超額利潤與高薪資水準,將產生顯著的磁吸效應,吸引頂尖人才與大量的資本投入。此雖能鞏固其領先地位,但長期而言,極有可能導致其他重要的產業面臨人才斷層與投資不足的困境。
最後,位在第二象限的龐大電子產業正集體面臨嚴峻的「中段壓力」與轉型挑戰。其規模已大到難以輕易轉向,但獲利模式卻又日益艱難,其挑戰已不再是如何提升良率或財務表現,而是如何從根本上改變自己在價值鏈中的角色。
綜上所述,台灣電子產業鏈的「K型分化」,是全球價值鏈分工的直接體現。半導體業(技術壁壘)與電腦及週邊設備業(供應鏈整合)成為價值創造的核心;然而,廣大的中游零組件產業則因利潤空間受壓縮,長期處於價值侵蝕區。此現象凸顯了台灣經濟對少數優勢產業的高度依賴,以及中游產業轉型升級的迫切性。
本文透過投入資本與經濟利差的雙維度框架進行分析,揭示了台灣產業結構的高度分化。經濟價值的創造,顯著集中於以半導體業為首、少數具備高資本規模與正向經濟利差的產業。
然而,一個規模相當的資本存量,被配置在回報率低於資金成本的成熟產業中,形成了結構性的價值侵蝕。電子產業鏈內部顯著的「K型分化」,便是此結構性問題的具體體現。
總體而言,本文分析指向關於「資本配置效率」的核心議題:如何將有限的資本,持續地從價值侵蝕的領域,轉向能夠創造長期價值的領域,將是決定台灣未來產業競爭力的關鍵課題。
TEJ 深耕台灣財金資料庫逾 30 年,累積完整且精確的市場與產業數據作為基底。TEJ 評價團隊由多位產業分析、財務分析及價值評估專業人才所組成,具專業機構 ( 美國評價師協會 NACVA 、中華無形資產暨企業評價協會 CABIAV 、國際認證評價專家協會評價師ICVS、工研院無形資產評價種子師資證班結訓 ) 認證資格之評價分析師,提供公正客觀的一站式評價顧問服務。選擇 TEJ,即選擇以專業、數據與在地經驗,揭示企業與資產的真正價值。提供撰寫提升企業價值計畫報告所需參數,讓 ROIC與WACC成為企業競爭力的語言,而非制式填表。欲了解評價服務的內容,歡迎點擊網站了解更多,或是聯繫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