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綠是什麼?揪出綠皮惡魔!

漂綠是什麼?揪出綠皮惡魔!

前言

科技發展日新月異,卻同時造成環境很大的負擔,溫室氣體的排放日益增加,使得全球暖化的情形惡化。為了防止人類的發展帶給環境迫害,聯合國在 1992 年提出聯合國氣候變遷綱要公約(United Nations Framework Convention on Climate Change, UNFCCC / FCCC),目的在於穩定溫室氣體的排放,減緩人類活動對氣候的影響。UNFCCC 的簽署國每年會召開締約國會議(Conferences of the Parties, COP),檢視全球氣候變遷的風險,制定相應的措施,永續發展得以逐漸落實。然而在這股綠色潮流中,卻有魚目混珠的情形,披著「漂綠」擠身其中。究竟漂綠是什麼?企業常見的漂綠套路有哪些?一旦被發現漂綠了,企業需面臨哪些漂綠風險呢?本篇將一次告訴您!

漂綠是什麼?

漂綠(Greenwashing)是由代表環保、友善環境的「Green」和漂白「whitewash」兩個字組合而成的新詞;意指企業、組織或商品,塑造出友善環境、保護環境的形象,但實際上卻沒有真的在做環保,甚至可能還採取「破壞環境」的行為 。

而「漂綠」一詞最早可以追溯到 1986 年,由 Jay Westerveld 在一篇文章中提出。他用來形容飯店業者重複使用毛巾這件事,重複使用雖然是一個環保、節省資源的行為,但飯店業者過度宣傳他們愛護地球的形象,卻在更具影響力的廢棄物回收等議題上缺乏實際行動。由於當時大眾對環保議題的重視程度不足,「漂綠」這個詞並未引起廣泛關注。

為何越來越多企業嘗試漂綠?

隨著永續發展概念的普及,環保成為熱門的議題。近年來,許多企業發現越來越多消費者願意花更多的錢在環保商品上,為了趕上這股潮流,於是紛紛著手於環保面向的產品行銷,無意或有意地宣傳其產品對環境友善、符合永續發展等等;同時也有不少企業為了得到投資者的青睞,積極投入企業轉型,形塑成綠色企業。

然而在大家共同為環保努力的過程中,也有不肖業者假「綠」之名混入其中,欺騙了大眾。因此「漂綠」的行為逐漸受到社會重視,各國政府和組織相應祭出規範和倡議去防堵漂綠。

常見的漂綠套路有哪些?揭開企業 3 大類型和 6 大偽裝

消費者該如何辨別企業是否存在漂綠行為?荷蘭消費者與市場管理局曾指出 3 種常見的漂綠類型,而營利組織Planet Tracker在《漂綠九頭蛇》(Greenwashing Hydra)報告中揭示了 6 種常見偽裝。接下來,我們將分別介紹這些類型和偽裝,讓大家更清楚分辨漂綠的本質:

漂綠 3 大類型

  • 假環保綠宣傳:企業全力透過宣傳塑造出正面且環保的形象,但實際上卻未採取任何實質性的環境保護行動。
  • 假公關操作:指企業透過公關手段,例如舉辦或贊助環保活動等,去誤導消費者相信企業對環境有高度關注。
  • 誤導性的環保標籤或宣稱:產品本身對環境有害,但卻在產品包裝、廣告或網路上宣傳環保和對環境友善,欺騙社會大眾。

漂綠 6 大偽裝

  • greencrowding(綠色隱匿):企業利用其他組織或群體的力量,以整體統計數據的手段來掩蓋公司在永續或環保方面其實做得不好。
  • greenlighting(綠色亮點):企業特別強調某些產品或服務具有永續、環保的特點,以吸引關注環境議題的投資者或消費者。但這種做法往往會轉移注意力,讓大家忽略了企業對環境可能造成的傷害。
  • greenshifting(綠色轉移):企業會想方設法強調消費者也需要做出環保行動,並將部分環境破壞的責任推給消費者。
  • greenlabelling(綠色標籤):這是企業漂綠最常見的手段之一,藉由媒體宣傳或廣告文宣,在產品或服務上塑造環保形象。常見的方式包含在宣傳圖片中運用海洋、樹林等自然景觀素材,或者在行銷文案中使用乾淨、環境友好、低碳等相關字詞,容易讓大家誤以為企業非常環保,然而實際上可能缺乏第三方認證的支持。
  • greenrising(綠色洗白):企業常常頻繁調整ESG目標,有時朝著減碳的方向努力,有時又著眼於環保,或是提出難以達成的目標。
  • greenhushing(綠色掩飾):一些企業怕出錯,因此選擇不主動公開其永續策略和進展情況,以免遭受外界的嚴厲批評或負面評價。

綠色企業塑造的矛盾-4個著名的漂綠案例

為了迎合市場對於永續發展的需求,許多企業不擇手段地去塑造綠色企業的形象,甚至透過誤導性的包裝欺騙消費者和投資人。接下來會跟大家介紹一些曾經發生過著名的漂綠事件。

漂綠案例1:大眾汽車(Volkswagen)安裝減效裝置

減效裝置(defeat device)是指會妨礙排放控制系統正常工作的任何事物,並且適用於發電廠或其他空氣污染源以及汽車。大眾汽車在 2015 年傳出在自身的柴油車蓄意安裝了這種減效裝置,而這些車子實際上排放的氮氧化物汙染物高達法定標準的40倍之多。大眾汽車透過這種手法去塑造自己是注重環保的品牌,欺騙了社會,也在事件曝光後支付了300億美元的罰金。

漂綠案例2:埃克森美孚(Exxon Mobil)言行不一

埃克森美孚公開表示支持巴黎協定,並且大肆宣傳其在環保的投入,然而實際上公司的主要業務和資金都還是集中在化石燃料上,僅有 0.2% 的資本投入低碳能源。此外埃克森美孚在社群媒體表示自己在碳捕捉和碳封存的領導地位,看似是環保的領頭羊,但卻被指出石油業者會透過把碳封存在油井延長油井開發壽命。不但沒有達成碳封存友善環境的目的,反而提高了石油產量,造成更多的環境汙染。

漂綠案例3雀巢(Nestlé)的大量一次性塑膠

雀巢身為全球最大的食品企業,生產大量的塑膠對環境造成危害。塑膠對環境的影響是非常長遠的,塑膠微粒會殘存在我們的環境,因此對於塑膠的減量和再生是很重要的課題。雀巢也承諾會做出改善,但並沒有訂定明確的目標和時程,也沒有針對消費者的回收做出努力。有提出口號,卻沒有對症下藥的去落實環保。

漂綠案例4:星巴克(starbucks)塑膠杯蓋

2019 年星巴克為了響應環保,將吸管替換成有一個小孔的杯蓋。這個行為看似減少了吸管的浪費,實際上新的杯蓋的塑膠含量卻比原本的吸管還要多,製造了更多的浪費。星巴克回應到他們使用的塑膠杯蓋是可回收的,可以重複利用,但根據統計全球只有 9% 的塑膠被回收;因此如果塑膠的回收率沒有提高,替換成杯蓋就是一個對環境造成更多破壞的行動。

企業被發現漂綠了,該面對哪些漂綠風險?

一旦企業被揭露漂綠,風險不僅是企業形象嚴重受損外,消費者也會對企業的好感度降低,進而減少或抵制使用該企業的產品或服務,甚至不再考慮投資該公司,這對公司的整體營運和股價都會產生負面影響。此外,根據法律規定,企業若企圖欺騙投資者或消費者以獲取利益,則可能需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和罰款。

落實永續,防堵漂綠

氣候變遷日益加劇,大家越來越重視環境保護的議題。保護環境是所有人需要共同去努力的事情,企業也利用這個機會建立優良的品牌形象。若是真的有著手去改善會對我們的環境帶來很大的助益,卻有少數企業趁著這個機會,欺騙社會大眾,做出漂綠的行為。

在我們想要去為了我們的環境盡一份力的同時,我們必須擦亮眼睛!確實檢視這些企業或是商品是否是對環境友善的。政府也透過法律規範或是宣導去促進永續發展,雖然在台灣對於「綠色」和「永續」還沒有很明確的定義,使得企業無從遵循,民眾也不易檢視;但國際間已經有許多規則可以借鑑。

  • 歐盟永續分類規則(Taxonomy Regulation)

    歐盟針對永續一詞作出明確定義,將經濟活動分成 6 個面向。
  1.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緩解氣候變化
  2. Climate change adaptation 適應氣候變化
  3. The sustainable use and protection of water and marine resources 水和海洋資源的永續使用及保護
  4. The transition to a circular economy 循環經濟的轉型
  5. Pollution prevention and control 污染的預防及控制
  6. The protection and restoration of biodiversity and ecosystems 生物多樣性及生態多樣性的保護及恢復
  • 永續分類標準的認定參考指引

    由金管會與交通部、經濟部等相關機構制定,主要針對國內金融機構投融資金額較高的3大產業(包括部分製造業、營造建築與不動產業、運輸與倉儲業)的一般經濟活動及前瞻經濟活動,提供一套是否符合環境永續標準的指引。
  1. 一般經濟活動的永續分類標準指引:企業須對減少氣候變遷方面有實際貢獻,同時不能對其他環境及社會保障造成嚴重影響。
  2. 前瞻經濟活動的永續分類標準指引:企業須更積極做出對減緩環境變遷的實際貢獻,例如推動先進技術或是促使其他措施有效減少碳排放。

更多永續分類標準的認定參考指引詳細內容,請參考:永續經濟活動是什麼?永續經濟活動認定參考指引對金融業有何幫助?

永續經濟活動指引對金融業有幫助

綠色金融強調金融業以資金帶動產業轉型的力量。所以為了發揮金融影響力,引導產業淨零轉型。這個指引主要鼓勵金融業投融資或金融商品有對外標示「綠色」、「ESG」或「永續」等概念者,可參考指引進行投融資評估及決策、商品設計及與企業議合。

透過辨識永續經濟活動,企業揭露自身永續程度,防止企業漂綠,金融業更能引導企業朝向永續經濟活動轉型,合作達成最終永續經營的目的。

哪裡能獲得更多資訊?

TEJ 的TESG永續資料集,協助判斷永續經濟活動的[重大危害]條件篩選,辨識企業營業活動的真永續。

從綠色金融目標出發,提供ESG攸關資訊,讓責任投資/授信的政策制訂與作業流程,有正確的ESG資料作為基底,輔助進行投融資標的篩選及股東議和之基礎。有充足的ESG資訊輔助,提升永續發展工作的效率,並積極議和企業永續經營!

延伸閱讀

做個挑剔的ESG投資家:透過負面篩選法找出價值觀與績效的平衡點

爭議性產業與敏感性產業資訊

返回總覽頁
Proces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