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人如何在可承受的風險下,選擇能夠獲取超額報酬的投資標的,一直是學者多年來持續研究及討論的議題。相關研究從Treynor(1961)、Sharpe(1964)及Lintner(1965)發展出資本資產定價模型(CAPM),說明股票報酬率與市場風險間存在正向的線性關係。爾後許多學者陸續驗證CAPM發現市場風險並非影響股票報酬率的唯一因素,規模、淨值市價比、益本比、財務槓桿亦有解釋股票報酬率變化的能力。
其中,Fama and French(1993)利用市場風險、規模及淨值市價比解釋股票報酬的變異,提出三因子模型最為著名並被廣泛運用,甚至擴及全球市場。然而現實中仍存在三因子模型無法解釋的現象,因此Fama and French(2006)以股息貼現模型理論闡述淨值市價比、預期投資模式、預期盈利能力三變數對於股票未來報酬間的關聯性,證實股票預期報酬與投資模式呈負相關與預期盈利能力呈現穩定正向關係。於是Fama and French(2015)在原先三因子模型中加入盈利因子與投資模式因子,實證發現五因子模型較三因子模型更能完整解釋股票報酬率的變異。
在投資市場中,往往都會忽略一個關鍵問題:交易其實是有成本的!手續費與滑價看似不起眼,但卻可能在不知不覺間吞噬你的獲利。我們今天就要用最簡單易懂的方式,帶你認識什麼是手續費和滑價,並教你如何用 TQuant Lab 精準控制這些交易成本,讓你的投資策略事半功倍!不管你對量化交易有多陌生,放心,跟著我們的步驟,馬上就能輕鬆上手!
手續費,其實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比如,當你轉帳給朋友,銀行可能會收取轉帳手續費;又或者你在 ATM 提款,有些銀行會收取跨行手續費。這些都是我們支付服務費用的一種形式。
在交易中也是一樣,每當我們買賣股票、期貨或其他金融商品,券商會收取一筆手續費作為交易服務的費用。就像轉帳需要付銀行手續費一樣,這筆費用看起來很小,但累積起來卻可能對你的投資回報產生不小的影響。所以,了解手續費並學會計算,是每個投資新手必須掌握的一個重要概念!
TEJ 是台灣知名的金融資訊服務平台,提供涵蓋各類經濟、金融、股市、債市、期貨等多元化資料和分析工具。TEJ平台以其豐富的數據庫和專業的分析功能,廣泛應用於金融機構、研究單位和投資者,幫助使用者獲取即時、準確的市場數據,並進行深度的數據分析與決策支持。
隨著金融市場和數據分析需求的日益增長,TEJ 提供了多元化的經濟資料服務,幫助投資者在大數據時代有效整理資料並進行分析,甚至進行有利可圖的資產交易。
在TEJ提供的眾多服務及產品中,TEJ API、TEJ Tool API 以及 TQuant Lab 是提供資料抓取及資料分析的產品,這些產品各具特色,能提供強大的數據串接與分析功能,但在具體應用層面上仍存在一些差異。本篇文章將深入分析這三者的主要功能、使用場景及優缺點,幫助使用者更清楚地了解它們的區別,從而選擇最適合自身需求的工具,提升數據分析與投資決策的效率。
更新時間:2025/01/16 (四)。
若已經從虛擬環境安裝 zipline-tej 卻還是無法使用 TQuant Lab,該怎麼辦?
若已經按照技術手冊 – TQuant Lab 內的方法安裝,但依然無法正常運行的話,可以按照 Google Colab 運行 TQuant Lab 使用教學及常見錯誤 進行安裝。
如果我要將外部資料匯進去 Pipeline 跑回測,該怎麼做?
可以使用 CustomDataset,利用此函式可以將資料庫中的內容導入 Pipeline 中,方便後續回測使用,範例策略可以參考 TQuant Lab F-score 策略,找出被低估的優質股票 。
四大函式的功能大概是什麼,每次回測都一定要寫這些函式嗎?
四大函式各有不同的功能,分別可以設定回測環境,常見用於設定滑價或手續費,或是設定交易策略、下單與紀錄交易資訊,以及用於回測後視覺化策略績效與風險,最後則是進行回測,也不一定每次策略都是使用一樣的函式,依照策略的需求跟使用者的偏好而有所不同,詳細介紹可以參考:TQuant Lab 新手上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