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本周精選的財金新知分享:
台灣的訴訟案件一年約有300多萬件,而訴訟案件反映了企業或自然人的爭議事件。因此,政府單位、企業更尤其是金融機構在進行商業活動和合作時,往往會特別關注合作夥伴是否涉及訴訟事件,藉以評估合作風險。
而政府也提供開放的訴訟資料,查詢應用範圍極廣,可幫助使用者釐清了解各類訴訟案件。本文將介紹訴訟、判決書的相關政府開放資料,以及如何運用這些資料了解台灣訴訟案件的整體狀況。
在數據科學飛速發展的背景下,透過資料庫自動化來進行 KYC(認識你的客戶) 管理,已成為大數據時代不可或缺的工具。TEJ 深知 KYC 作業流程中,最困難的部分在於準確辨識與整合資料。
TEJ的「台灣企業訴訟資料集」不僅幫助貸前審查更有效率,還能主動傳輸最新的案件資訊,使銀行能及時掌握客戶動向。此外,透過內外部資訊串接,授信部門和控管人員能基於整合的資料,偵測客戶風險,並建立預警機制,大幅降低風險。同時也提升整體業務流程的效率與精準度。建立自動化的訴訟案件查詢流程。
好評加碼!11/21 TEJ於2024年會計年會(TAA)發表實務講座,以「從永續揭露準則S2氣候相關揭露,解析對台灣企業獲利的影響」為主題。講座後收到熱烈反饋,沒能參加到講座的學者、專家,都想了解當天的演講精華!
因此,TEJ特別整理了當天的講座主題精華,可閱讀本文一窺IFRS S2導入後,碳費成本納入企業財報對獲利帶來的影響。而隨環境部召開碳費審議委員會,決議碳費一般費率定為每噸碳新臺幣 300 元,並且未來會分階段逐步調升,對企業的獲利衝擊將逐漸擴大。
● 閱讀當日講座精華重點,了解IFRS S2導入後對企業獲利的影響!